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剪輯歷史,開局盤點十大皇帝!> 第263章 四面楚歌,霸王末路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63章 四面楚歌,霸王末路 (1 / 2)

【滅掉齊國之後,最後便只剩下了最後的敵人,也就是最強大的西楚霸王項羽。】

【與項羽的決戰,又叫做垓下決戰,這是楚漢之間的決戰,也是韓信生平最後一場大戰,不過在此之前,劉邦還與項羽之間產生了一個著名的故事。】

【漢王四年(公元前203年)八月,梁地的彭越對楚兵發起騷擾斷其糧道,項羽率領軍隊狙擊了彭越後返回。

這時候鍾離昧正被漢軍圍困,漢軍因為害怕項羽於是紛紛開始逃竄。

這時候,齊王韓信又開始率領軍隊對楚軍發起攻擊,項羽開始感到害怕。於是,項羽與劉邦定下了歷史上著名的“鴻溝和議”,也就是以戰國時魏國所修建的運河“鴻溝”為界,劃分天下。

九月,西楚霸王項羽率十萬楚軍繞南路、向固陵方向的迂迴線路向楚地撤軍。

劉邦也欲西返。】

【但是,正當劉邦打算率軍西返之時,張良、陳平卻向劉邦建議撕毀鴻溝和議,趁楚軍疲師東返之機自其背後發動偷襲。

張、陳二人的理由是:“漢有天下太半,而諸侯皆附之。楚兵罷食盡,此天亡楚之時也”,建議“不如因其機而遂取之”。

劉邦本來就不是個守規矩的人,他自然採納了張、陳二人的建議,撕毀了協議,向楚軍突然發動了突襲。

漢軍大軍追至夏南時,劉邦約集韓信、彭越南下,共同合圍楚軍。

由於韓信及彭越未如約出兵合擊楚軍,結果劉邦在固陵被項羽打敗。

劉邦慌忙率軍退入陳下,並築起堡壘堅守不出,而楚軍則又一次合圍了劉邦。

堅守壁壘的劉邦向張良詢問:“諸侯不從約,為之奈何?”

張良回答:“楚兵且破,信、越未有分地,其不至固宜。君王能與共天下,今可立致也。即不能,事未可知也。君王能自陳以東傅海,盡與韓信;睢陽以北至谷城,以與彭越:使各自為戰,則楚易敗也。”】

【劉邦採納了張良的建議,迅速調整戰略,並對韓信和彭越做出了允許瓜分西楚全境的承諾。

於是,劉邦再一次獲得了韓信和彭越的支援,於是楚漢新一輪的會戰就這樣拉開序幕了。

雖然此時的諸侯還不少,但在中原裡有著左右戰局實力的諸侯,只有劉邦、項羽、韓信和彭越。

而劉邦透過允許瓜分西楚全境的承諾,取得了韓信和彭越的支援,這下局勢就變成了三對一,項羽毫無疑問的處在了絕對的劣勢當中。】

【漢王五年(公元前202年)十月下旬,灌嬰引兵進佔彭城,同時攻下楚地許多地區。

齊王韓信在和漢王劉邦達成和談之後,便派出了灌嬰部對西楚發動襲擊。

灌嬰此次幾乎就是橫掃了西楚腹地,並且還把西楚國殺了個對穿,一路狂飆突進,直打的西楚毫無還手之力。

項羽也因此不得不戰略撤退,避免劉邦等人包了餃子。

當楚軍主力回來時,灌嬰的軍隊已經殺到了固陵以東的頤鄉一帶。

根據灌嬰部之後的記錄,是“與漢王會頤鄉”,也就是殺了個對穿後,避過了西楚大軍最後跟劉邦匯合了.】

【被劉邦封為淮南王的英布也遣將進入九江地區,誘降了守將、楚大司馬周殷,隨後合軍北上進攻城父。

同時,劉邦也由固陵東進,形勢對楚軍極為不利,項羽被迫向東南撤退。

十一月,項羽退至垓下,築壘安營,整頓部隊,恢復軍力,此時楚軍尚有約十萬人。】

【漢軍以韓信親率三十萬人為主力,孔將軍為左翼,費將軍為右翼,劉邦坐鎮後方,周勃、柴武等預備軍在劉邦軍後待命。】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