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千騎兵出發之後不久,韓信又派一萬人馬作為先鋒部隊,前進到井陘口附近,沿著綿蔓水前擺成陣勢。
韓信知道陳餘想把漢軍一網打盡,不會去攻打漢軍的這一萬先頭部隊。
他對先頭部隊的將領說:趙軍已經搶先佔據有利地形,築成壁壘。我們這一萬先頭部隊既不是主力,又沒有設定大將旗鼓,陳餘必然不肯先來攻打你們。他怕一攻打你們,我們後面的主力部隊就會往回撤退。
後續發展果然不出韓信所料,這支先頭部隊並未遭到任何阻擊,就順利地開到了綿蔓水的東岸,建立起陣地。
而趙軍望見漢軍背水列陣,無路可以退兵,都紛紛譏笑韓信根本不懂得兵法,竟然把自己的軍隊放到了一個死地之中。】
“笑吧,現在笑得有多囂張,等會兒就會哭得絕望!”
“背水一戰,這是韓信真正一戰成名的時刻!”
【漢軍按照韓信的計劃佈置完畢,已經天色微明。
韓信親自率領漢軍,打著大將的旗號和儀仗,敲起戰鼓,吶喊著向井陘口殺來。
陳餘看到漢軍終於發起了進攻,於是認為消滅漢軍的機會到了,他立刻傳令趙軍,全軍出擊!
趙軍主力出擊,漫山遍野的向著漢軍衝來。
雙方短兵相接,還激戰了很長一段時間。
這時,韓信認為時機差不多了,於是傳令張耳,令他和自己一起假裝戰敗,把旗鼓儀仗都扔掉,向綿蔓水方向後退。
趙王歇和陳餘看到韓信、張耳後退,認為漢軍戰敗,於是就命令全體趙軍傾巢而出。十幾萬趙軍一面爭著搶奪戰利品,一面追殺著韓信、張耳的“敗軍”。】
【韓信和張耳一路後退,直至帶著漢軍主力部隊退到了綿蔓水邊,和之前背水列陣的一萬漢軍會合起來。
前方是傾巢追趕出來的敵兵,背後則是水深流急的綿蔓水!
在這種生死存亡的緊要關頭,漢軍要麼向前拼死殺敵,要麼後退淹死水中!
面對衝上來的趙軍,在韓信的鼓舞下,漢軍將士們人人奮勇,個個爭先,無不以一當十,拼死抵抗!
趙軍依仗人多勢眾,往來衝殺了很多次,卻仍然攻不破漢軍陣地。韓信、張耳指揮的漢軍,就這樣把十幾萬趙軍牢牢地拖住在了綿蔓水岸。】
【別忘了,韓信之前還埋伏了兩千騎兵在趙營背後!
當他們看到趙軍傾巢出動的時候,他們就趁著趙營防守空虛攻入了營中,並迅速把趙軍的旗幟全部換成了漢軍的旗幟。趙軍的大本營竟然就這樣變成了漢軍的大本營。】
【趙軍在綿蔓水邊和漢軍苦戰了大半天,卻沒有取得最後勝利。
陳餘看到士兵們往返衝殺,已經疲勞不堪,活捉韓信、張耳的美夢漸成泡影,便下令鳴金收兵,準備回去先休整一番。
然而,當筋疲力盡的趙軍走到半路時,卻遠遠地望見自家大營的四周已經插滿了漢軍那紅色的旗幟,無不不禁大驚失色,以為趙王已被漢軍俘虜,於是拋戈棄甲,紛紛潰逃。
趙將雖然殺了不少潰逃計程車兵,卻依然不能制止趙軍的潰散。
佔據趙營的漢軍乘勢殺出,韓信指揮的漢軍主力部隊也在這時候衝殺上來,兩面夾擊之下,把趙軍瞬間擊潰,不僅陣斬了趙軍主帥陳餘,還俘虜了趙王歇。
至此,韓信統率的漢軍獲得了井陘戰役的完全勝利,韓信善戰之名,傳遍天下!】
【隨著趙王趙歇被擒獲,趙軍的實際最高統帥陳餘被殺,漢軍便對趙軍殘部展開了最後總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