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達統率大軍進逼平江,他屯兵於葑門外,常遇春、郭興、華雲龍等諸將則分段屯駐,修築長圍。
隨後,他們又架設起三層的大木塔,居高臨下監視城中動靜,名為“敵樓”,其上設定有弓弩火銃,又用“襄陽炮”,日夜轟擊城中。
平江城內無糧草,外無強援。
終於,在九月時候,平江城中彈盡糧絕,軍民甚至只能以枯草老鼠為食。
張士誠身陷絕境但仍不投降,徐達下令全軍強攻破城,城下戰鼓擂動,火炮齊鳴,二十萬大軍殺聲震天,將士人人奮勇爭先。】
【大軍四面齊攻,已經被餓的頭暈眼花的守軍哪裡還能守城。
徐達督軍率先攻破葑門,常遇春則攻破閭門水寨,直逼城下。
張士誠令樞密唐傑上城督戰拒敵,唐傑抵擋不住,果斷選擇了投降。
參政謝節、潘元紹防守城門,此時看到大勢已去,也相繼選擇投降。
戰至黃昏,張士誠軍開始全線崩潰。
徐達指揮全軍從四面城牆架起雲梯,開始攀登內城城牆。此時守城的守軍已經開始潰逃,徐達軍幾乎沒有遇到像樣的抵抗便順利衝入城內。
但在城中,徐達軍還是遇到了激烈的抵抗,這些士卒都是張士誠最後的精銳。】
【夜幕降臨,平江城中的喊殺聲開始漸漸平息下來,城中與徐達軍拼死巷戰的守軍已經陣亡的差不多了。
眼看勝利在望,徐達也不想自家計程車兵再有過多損耗,於是他令降將李伯升,前去勸諭張士誠。
然而,當李伯升匆匆進入張士誠的宮殿中時,張士誠卻已經自掛東南枝,眼看就要翻白眼兒了。
李伯升連忙讓隨從將其解救下來,張士誠緩了許久才才緩過氣來,但卻閉目不語。
徐達聽聞張士誠被俘虜,於是令士卒連夜將其押送回應天府(南京城),聽候朱元璋發落。
不過老朱雖然沒有立即殺了張士誠,但張士誠還是在看守之地自縊而亡。
或許張士誠心中早已明瞭,對於一個明裡暗裡串通勾結蒙元的漢奸,朱元璋是肯定不會放過他的。與其被朱元璋挫骨揚灰,還不如自己給自己來個痛快算球。】
【朱元以應天為基礎,西平陳友諒,控制荊襄上游;東滅張士誠,鞏固三吳根本;控制荊襄,保障了對長江形勢的控制。
此時的朱元璋已基本穩固了東南的統治,北伐的時機儼然已經成熟。】
【至正二十七年(公元1367年)四月,朱元璋命中書右丞相徐達為徵虜大將軍、平章常遇春為副將軍,率大軍二十五萬北伐中原!
北伐中原前,佈告北方官民的文告,文告中提出:“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立綱陳紀,救濟斯民”,以此來感召北方人民起來反元。
至此,朱元璋正式開啟了對北元的軍事討伐,完成了歷史上唯一一次由南向北成功統一華夏的神蹟!】
“其實,如果岳飛能夠得到國家全力支援的話,他說不定也能完成收復燕雲十六州,一統華夏的壯舉”
“是啊,可惜了.燕雲十六州自兒皇帝賣出,過了整整四百年才被我明太祖收了回來!”
影片裡,一隊隊陣型整齊計程車兵方陣從畫面裡走過,看到這些沉默卻散發著無與倫比之煞氣的百戰精銳,朱由檢興奮無比的比劃著拳頭,大喊道:“天佑大明!太祖牛逼!大將軍牛逼!成祖牛逼!”
【徐達率領大軍沿淮、黃兩河北進。
在攻下淮安後,他遣人赴沂州招諭守將王宣、王信父子,王宣等立即派使者納款奉表稱賀。
十一月初,徐達軍至下邳,命張興祖率一部軍先由徐州北上,攻取濟寧和東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