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那年,頡利率領十幾萬大軍一路南下,如入無人之境一般,闖入了距離長安僅四十里遠的涇陽,讓李世民丟盡了臉面。
然而,僅僅只是兩三年的時間,李唐就出動大軍,一舉滅亡東突厥,報了當年的丟臉之仇。】
【滅東突厥這一戰後,李勣在軍中贏得了非常高的聲望,李世民授李勣為金紫光祿大夫,代理幷州大都督府長史,並大讚道:
“隋煬帝不能選賢安民,只知道築長城來防備突厥,對世情的認知糊塗至此。
朕現在只需要委任李勣於幷州,便使突厥畏懼他的威名逃走。
邊塞至此安寧,豈不是遠勝過修築長城嗎?】
楊廣看到這兒頓時氣的小鬍子都在顫抖:“好你個李二!長城又不只是朕一人修過,你為何只埋汰朕一人?”
確實,不僅是楊廣,秦始皇嬴政、漢武帝劉徹、明太祖朱元璋等曾經也修過長城的皇帝們,此刻的臉色好像也都不太好看。
【李勣被李世民安排在邊關幷州拱衛京師,這一守,竟然就是十六年。】
【貞觀十五年,就在唐太宗李世民打算調李勣入朝,接替李靖任職兵部尚書時,漠北薛延陀突然統兵二十萬,南下攻打突厥!
突厥首領俟苾可汗阿史那思摩不敵,退守朔方,無奈向大唐告急,請求支援。】
【當年李世民派李靖橫掃突厥時,薛延陀的老大夷男,便率領著自己的部落跟大唐合作。李世民冊封他為“珍珠毗伽可汗”,並賞賜給他一把佩刀。
沒想到當突厥被滅後,夷男便趁機攻略四方,儼然成了一霸。
李世民為了遏制薛延陀的野蠻生長,這才選中突厥貴族李思摩,命他回去重建東突厥。當然也可以理解為,建立一個緩衝國。
可沒想到,夷男竟然如此膽大妄為,竟然想要滅掉“奉旨重建”的東突厥。
這其實已經不是滅國的問題了,而是在直接挑戰大唐的權威啊!
要知道,李世民可是公認的“天可汗”,所以這件事,大唐必須要管!】
【李世民親自佈置,兵分五路對薛延陀進行反擊。
第一路大軍也即是主力,由李勣統帥,兵力約六萬。
其餘四路則都是輔攻,分別由張儉、李大亮、張士貴、李襲譽統領。
五路大軍總兵力不多不少,加起來正好也是二十萬。】
【對於李勣當大軍統帥,李世民心裡多少還是有點不放心,畢竟李勣不是李靖,他也曾打過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敗仗
故而李世民喊來李勣,耳提面命,再三叮囑他定下的戰略:“不必追求速戰速決,應跟李思摩互相配合,成掎角之勢。
等到耗得對方退兵時,你就可以衝上去揍他們,而且下手一定要狠,千萬不要給敵人絲毫的喘息之機。”
李勣當著李世民的面還是很乖巧的,對於李世民的叮囑他全都應了下來,但實際上他的心裡卻憋著一股氣,因為他看得出來,李世民明顯是在擔憂他挑不起大梁啊!
但這也不能怪李世民,畢竟相比於已經快封神的李靖,他李勣的戰功真是完全上不得檯面只是,難道自己就甘心做一輩子的跟班嗎?
當然不!
現在,機會來了,屬於我李勣的時代,即將拉開大幕!】
“確實,李勣也是憋屈畢竟在李靖的光環下,沒哪個將軍不憋屈的吧?”
“大唐雙李,其實沒必要非要分個高下。”
“真羨慕唐朝李靖、李勣、蘇定方、郭子儀四大軍神,還要算上之前的猛將秦叔寶、薛仁貴,再加上程咬金、牛進達等人,真是太豪華了!”
“這也是唐太宗慧眼識英雄啊!你看那楊廣,擺著那麼多的人才不用,生生把自己的國家給完沒了.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