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51章 人窮志遠 (1 / 2)

【陳平,陽武戶牖鄉人,西漢王朝開國功臣,《史記》稱之為陳丞相。

少時喜讀書,有大志,曾為鄉里分肉,甚均,父老贊之,他感慨地說:“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此肉矣!”】

【但凡處於戰爭的動盪時代,老百姓往往都是最為辛苦的一個群體。

秦末漢初,百姓才經歷了秦朝的暴政,繼之而來的又是風起雲湧的起義,使得百姓的生活更加艱辛。

而出身貧寒的陳平,就是這飽受艱辛生活的之中的一員。】

【司馬遷在《陳丞相世家》開篇就交代:“陳丞相平者,陽武戶牖鄉人也。少時家貧,好讀書。”、“邑中有喪,平貧,侍喪,以先往後罷為。”

而貧窮的生活並沒有埋沒陳平的才華,他的傳奇正是從貧窮開始的。】

“是啊,窮人想要出人頭地,手段偏激一些,也是可以理解的吧?”

“人窮志不窮,陳平能夠從普通老百姓成長為一國之相,他的經歷確實非常傳奇了。”

“是啊,恐怕也就僅僅只比漢高祖劉邦和明太祖朱元璋了都是泥腿子,他們還成了開國皇帝.”

“羨慕不來的還是多讀點書吧。”

“我不是當名相和皇帝的料,但當猛將的機會還是有的!”

【陳平不僅好讀書,而且生得高大魁梧,長得面如冠玉,帥的雅痞。

其兄為了讓陳平周遊求學,自己耕田養家,鄰人好奇陳平在貧困的家庭裡何以長得健壯魁梧。

三十畝田,他兄長一個人種,卻讓陳平到外頭去結交朋友窮瀟灑。

嫂子自然對陳平這個正事不幹,天天高談闊論的男人看不慣。

因此在別人問陳平,“你家又沒錢,你怎麼長得這細皮嫩肉啊?”

她嫂子卻譏諷到:“亦食糠核耳。有叔如此,不如無有。”意思就是“吃糠長成這樣啊,有這樣的小叔子,還不如沒有。”

在嫂嫂眼中,陳平就是一個好吃懶做、無所事事的混混,但陳平的兄長聽到妻子的話後,居然就此休了她。

司馬遷雖然沒有詳細說明陳平兄長此舉為何如此偏激,但是從這裡可以看出,在陳平的兄長眼中,陳平並非久居溝壑之人。事實證明,陳平兄長的眼光確實還是非常犀利的。】

【到了可以娶妻的年齡,陳平因為家裡貧窮,富人家的女兒看不上他,窮人的女兒入不了陳平之眼,如此耽擱許久,他都沒有成親。

鄉里有個富人叫張負,有孫女嫁了五次丈夫,丈夫皆去世,因此沒人敢娶。

張負在鄰人喪事期間看見陳平長得高大魁梧,並且看到陳平家附近有富人走過的車輪,就決定將孫女嫁於陳平。張負家人反對孫女嫁給陳平,原因亦是陳平家裡一貧如洗。】

【不過張負倒是非常欣賞陳平,言“人固有好美如陳平而長貧賤者乎”,借錢給陳平置辦酒宴,將孫女嫁於陳平。

如果說,在陳平兄長與張負的舉動中可以看出,陳平有些與眾不同。

那麼在祭祀土地神事中主持割肉一事,便證明了陳平的長遠抱負。

陳平將分割祭祀的肉與平分天下相比,足見其心中自有天下,抱負深遠。

他這一聲喟嘆,就好比陳涉在隴上嗟嘆“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又如項羽在看到秦始皇巡遊車隊時所說的“彼可取而代也!”,可見陳平心中潛藏著遠大的志向。】

【貧困的生活,家嫂和外人的冷眼,並沒有消磨陳平的志向。

司馬遷評其為“方其割肉俎上之時,其意固遠矣”。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