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剪輯歷史,開局盤點十大皇帝!> 第145章 群星捧月月隱平,治世夜空燦月明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45章 群星捧月月隱平,治世夜空燦月明 (1 / 2)

【幼年時期的房玄齡機智聰明,他博覽群書,喜歡寫文章,在書法上也有一定的造詣。

房玄齡年紀雖小,但對事物有著獨特的見解。有一回,他隨著父親前往京城,京城一派繁榮,大家都認為隋朝不會滅亡。

但是房玄齡卻對父親說:“隋朝現任的皇帝沒有任何功德,只會迷惑黎民百姓,對隋朝的發展沒有作出長遠規劃,而且太子之位遲遲不定,兄弟之間早晚會自相殘殺。靠著這些人,隋朝怎麼能繼續下去呢?這樣的局勢,隋朝遲早會滅亡。”

房玄齡的這番話讓他的父親十分吃驚,他對這個還沒有成年的兒子立時另眼相待。】

【同時,房玄齡也是一個孝順的人。

據說,房玄齡的父親生病後,他照顧了一百多天,每日都親自喂藥餵飯,晚上就穿著衣服睡在父親的身邊。

父親死後,他傷心得五天沒有進食,足以見證他孝心感天動地。】

【房玄齡十八歲考中了進士,之後被任職。當時的吏部侍郎高孝基對房玄齡讚譽不絕,他斷言:房玄齡日後必成大器。

果然,房玄齡後來被任命為隰城縣縣尉。】

【但步入仕途後的房玄齡,對隋朝朝政腐敗頹廢之風深感無力。

而當時,隋朝社會已經開始動盪起來,各地紛紛出現起義。

起義軍中,勢力最強的無疑就是李閥和宋閥。

李閥首領李淵舉義旗入關內後,李淵的二兒子李世民率軍向渭北開拓疆土。】

【身處上郡的房玄齡,見李淵父子的軍隊紀律嚴明,戰鬥力強,面且禮賢下士,深得民心,頗有定天下的大志,便毅然離開上郡去了渭北。

臨行前,房玄齡去了黑水寺與孤懸法師告別,孤懸法師贈他一把長劍,合掌言道:“良禽擇嘉木而棲,賢臣擇明主而事。如今已是雲破日出,你去吧!”又說,“我已給克明修好一封書信,不出三月,定教他去軍中你。”】

【隋大業十三年(公元617年,時年三十八歲的房玄齡決意出山,在這紛紜亂世裡尋求自己真正的事業。

這是他等待了多年的一次鄭重選擇,是他處於人生低谷時的一次奮起,也是時代給予他的一次難得機遇。

【李世民見到房玄齡後,二人一見,相談甚歡,很有相見恨晚的感覺。

雖然李世民只給了房玄齡一個代理渭北道行軍記室參軍的官職,但是房玄齡卻毫無怨言,將這份工作做得兢兢業業。也正是從這一刻開始,房玄齡便常常跟隨著秦王出征,為秦王李世民出謀劃策。】

【其他軍閥勢力但凡每攻滅一方,軍營當中的人都搶著先去搜求財貨,唯獨只有房玄齡首先想到收攏人才。

王世充被李世民擊敗後,房玄齡看到降將張亮時說出了“倜儻有智謀”的評價,當即將張亮推薦給李世民。

而李世民對房玄齡的眼光也非常的信任,當即便任命張亮為秦王府車騎將軍。

此外還有像才思敏捷的薛收,有“王陵、周勃節,可倚大事”的李大亮,以及有王佐之才的杜如晦等人,都是經房玄齡發現並舉薦的。

在房玄齡推薦的這些人當中,最出名的莫如杜如晦。

有段時間杜如晦要被調出親王府,房玄齡立即向李世民說道:“王府中的英俊之士被調出了不少,別人我都不覺得可惜。唯獨杜如晦不同,您若要經營四方,取得天下,非此人不可”。

後來的事實也證明,杜如晦在判斷大事上很有見地,房玄齡和他配合得極為默契,兩人也留下“房謀杜斷”的典故,成為了當時、後世官場上流傳不絕的一段佳話。】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