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36章 救時宰相,姚崇 (1 / 2)

看完寇準的影片盤點之後,李世民甚是惋惜的嘆了一口氣,道:“這樣的大才要是放在我唐朝,必定可以成就一番功業.只是可惜他生錯了年代啊。”

“被人誣陷,未得善終歷來有才能的文臣武將,都會遭人嫉妒,寇準也沒能逃脫這樣的命運。”趙佶甚是惋惜的說道。

自從被趙匡胤揍“開竅”,再加上從“後世趙構”那裡“發掘出”許多人才之後,他對外的態度慢慢變得強硬了起來。

而趙構卻不愧是趙構,他的想法依然跟大多數宋朝管理階層的人差不多,“寇相的功績倒是有目共睹,只是寇相對外之策略太過激進,朕也不太認同。”

這時候,一直沒說過話,只是默默看著盤點自己影片的寇準本人,終於在長嘆一聲後,說話了,“老夫能得到如此評價,死也瞑目了。”

寇準晚年還是比較淒涼的,不但被貶邊疆,客死他鄉,最後就連屍骨都等了十年以後,才得以落葉歸根,歸葬家鄉。

“某最可恨的是,當年未能堅持抗遼,簽下了這恥辱的檀淵之盟.”但寇準卻依然心繫家國,即便是死後,依然惦記著當初的檀淵之盟,這或許早已經成為了他一生的心病。

寇準的事蹟讓平行空間裡的許多人唏噓不已,也讓許多心懷家國天下的豪傑、文人為他打抱不平。

在眾人的議論聲中,下一期影片很快又開始了。

【大家好,歡迎收看本期短影片:盤點歷史十大名相!】

【歷史十大名相第八位:救時宰相姚崇。】

【製作者:蘇遷】

李隆基看到標題之後,立馬便興奮的嚷嚷了起來:“哈!是姚崇!是朕的宰相姚崇!!!”

“李隆基在位時期,唯一還算過得去的宰相,應該就是姚崇了吧。

至於老是跟姚崇齊名的宋璟,在咱看來,但就一個‘不賞邊功’的政策,就該被拉出去砍了!”朱元璋好像對李景隆的宰相們頗有微詞。

【姚崇本名元崇,唐朝名相、著名政治家,嶲州都督姚懿之子。

姚崇歷經過高宗、武則天、中宗、睿宗、玄宗五朝,先後三次出任宰相,卒於玄宗開元九年,終年72歲。】

平行世界裡,有不少官員忍不住讚歎道,

“牛逼!歷經五朝,三任宰相,此人堪稱官場不倒翁啊!”

“先不說他的政績怎麼樣,單看他能混跡官場幾十年,身居高位還能得到善終,就能說明他是一個非常厲害的政治家。”

“此人堪稱我輩官場楷模,需要向他多多學習才是!”

【姚崇一生三次入相,在其三次任宰相期間都大有作為。

尤其是在唐玄宗開元初年任宰相時,他針對武則天以來朝政中出現的弊端,針砭時弊,提出各種改革措施。

其中姚崇提出的經濟改革,再配合他在吏治、軍政、文化等方面的整頓,對“開元盛世”的出現,有著非常積極作用。】

【姚崇早年喪父,與母親相依為命,小的時候不喜進學,喜愛狩獵。

年逾弱冠也就是剛成年時,他甚至都沒怎麼讀過書。

那為何後來姚崇會從放浪鷹犬的小混混轉向專心向學且學有所成的大政治家呢?

這裡面倒是有兩種說法。

第一種:說是因為他遇到過一個善於相面的人。

那人對姚崇說道:“公甚貴,異日必為宰相。”

姚崇聽後,便回家將這話告訴了母親,母親因此勸他讀書。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