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剪輯歷史,開局盤點十大皇帝!> 第131章 欲得天下好,莫如召寇老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31章 欲得天下好,莫如召寇老 (2 / 2)

詩中的“綵鳳徊翔,重浴荀池水”描述的就是主人公在自然的美景之中沐浴身心,充實自己的精神世界。

最後一句“位極人臣功濟世,芬芳天下歌桃李”,則是對主人公功業的高度讚揚。

他的事業不僅僅是個人的追求,而是關乎天下的,將功績施及世人。同時,他的人格魅力和道德風範,也像桃李芬芳般在人間得到了廣泛的讚譽。

總體來說,這首詩主要是表現出主人公的官場成功和人格魅力,充滿了對功業的追求和嚮往,同時還想表達自己高尚的人格和道德風範。

【雖然這首詩多少顯得有些自戀,但總體來講還算是比較真實的寫出了作者本身的情況。】

“呵!這傢伙是在自己誇自己嗎?真是好厚的臉皮”

“我知道這首詩,是宋朝名相寇準寫的。不得不說,這寇準確實配得上這首詩啊!”

“欲得天下好,莫如召寇老!要我說,寇老寫的這首詩只不過是真實的介紹了他自己的成績以及理想罷了。”

在眾人的議論聲中,畫面中出現了本期影片的標題,

【大家好,歡迎收看本期短影片:盤點歷史十大名相!】

【歷史十大名相第九位:北宋名相寇準!】

【製作者:蘇遷】

【晉元年,石敬瑭反唐自立,希望能夠成為皇帝。

但是,按照當時石敬瑭的實力來看,他的這一舉動無疑是自取滅亡。

而且,令所有人都未曾想到的是,他為了當皇帝竟然採取了一個令後人憤恨不已的舉動,那就是主動成為遼國皇帝的兒子,並將燕雲十六州全部割給北方的遼國,以換取契丹的支援。

從這時起,遼國的勢力大幅度增長,甚至到了可以直接威脅中原政權的地步。

後來,五代十國結束,宋太祖趙匡胤建立了宋朝,但燕雲十六州仍然未能完全收回。

不過,這時候的宋太祖其實還是希望能將這塊重要的戰略地帶收回,只是他本著“先易後難”、“先南後北”的政策,想先後掃平後蜀、後唐,結果卻並沒有如他想象的那般順利,更沒有騰出時間來對付北方政權。】

【到了宋太宗趙炅時期,一場影響深遠的戰爭爆發,那就是被歷史稱為“雍熙北伐”。

遺憾的是,這場戰爭最終以宋朝慘敗而告終,也正是從這個時候開始,宋朝開始主動避戰,遼國則逐漸增加了南下侵擾的頻率。】

說起宋太宗,就連趙佶都忍不住吐槽了一句:“唉太宗還是過於自信了,他本沒有太祖那樣的軍事指揮天賦,卻硬要逞強”

北宋建立後,皇帝為了加強中央集權,採用的立國之策就是“重文輕武“。

宋太祖趙匡胤以文立國,收回了武將們的兵權,防止出現唐末藩鎮割據的重演,在這種社會風氣下,越來越多的人棄武從文,古代漢人身上的尚武精神日漸衰弱,北宋的軍事實力也逐漸消退。

然而就是這種情況下,宋太宗還要一意孤行,致使宋軍連續在戰爭中遭遇慘敗。

這麼做的後果就是,官員、百姓甚至是軍隊都開始懷疑自己的作戰能力,逐漸失去了對遼國作戰的信心,這也是“大慫朝”的開端。

&nbsp本章完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