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06年十一月,秦兵投降諸侯,諸侯們都把秦兵當作奴隸來驅使,這便引起了秦兵們的不滿,甚至還暗地裡密謀,想要起兵反叛。
項羽看出了其中的問題,他怕秦兵入關中後不聽號令,恐引起大禍,於是便將二十餘萬秦軍降卒全部連夜坑殺。
這種坑殺降卒的舉動歷來被視為不祥、殘暴的舉動,這也為項羽打上了殘暴的標籤。】
【項羽這邊剛剛消滅了秦軍主力,卻得知劉邦竟然已經攻破咸陽欲自立為王。
勃然大怒之下,項羽率大軍駐紮於鴻門,準備攻打劉邦。
范增告誡項羽,說劉邦志向不小,應該趁早殺了他。
范增還建議項羽邀請劉邦前往鴻門議事,然後便可順勢為之。
然而當劉邦來見項羽,宴會上范增暗示項羽以摔杯為號殺掉劉邦,但項羽居然不忍殺劉邦,沒有答應。
席間,范增讓項莊舞劍,伺機刺殺劉邦。劉邦後以上廁所為由,匆忙逃回軍中。
項羽的優柔寡斷和婦人之仁,讓他未能及時清除最主要的敵手,為日後兵敗身亡埋下了隱患。】
項羽看著畫面中那個對自己畢恭畢敬的“老實人”,只是蠕動著嘴唇,輕吐了一句:“悔不聽亞父所言”
劉邦抬起手,擦了擦額頭上滲出的汗水,每每回憶起當時那種情形,他依然會感到心驚肉跳。
【項羽進入咸陽後,屠城多日,民怨沸騰,殺死秦王子嬰,火燒秦王皇宮,大火連續三月不滅。他們掠奪搜刮了無數寶物美女,準備衣錦還鄉,謀士韓生勸項羽說關中富饒,可以成王霸之業。但項羽見秦宮已毀,自己又迫切的想回到江東,便命令撤離咸陽,回到徐州建都,這便又體現出了項羽的短視。】
【項羽在得到楚懷王的同意後,自立為西楚霸王,封劉邦為漢王,章邯為雍王,司馬欣為塞王,趙王歇為代王,張耳為常山王,當陽君英布為九江王等十八個諸侯王。
項羽分封完諸侯後,便將義帝遷往長沙郴縣,暗中令衡山王吳芮、臨江王共敖於途中將義帝殺死,這是項羽的不忠不義!
項羽殺害楚懷王義帝的行為,遭到了各諸侯的怨恨。不久之後齊、趙等諸侯紛紛叛亂。】
【項羽的少謀短視、胡作非為,為自己的失敗埋下了伏筆,當劉邦自漢中崛起之時,屬於項羽的時代便逐漸過去了。】
【公元前206年,漢王劉邦拜兵仙韓信為大將軍,以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之法,出漢中,定三秦,與項羽爭奪天下。】
【公元前205年,劉邦乘項羽伐齊之時,率五十六萬大軍攻破彭城,項羽遂率三萬騎兵回擊劉邦。項羽先以泰山壓頂之勢,擊破樊噲灌嬰部,直撲劉邦大營。從清晨到中午,就擊潰了劉邦的數十萬大軍。劉邦被圍時,天起大風,人眼不能睜,劉邦趁機逃走。】
【公元前204年,劉邦在項羽軍多次戰敗,糧草無法補充,便與項羽議和。項羽與范增合圍滎陽,打算消滅劉邦。
劉邦採取陳平的計策,離間項羽和范增,項羽果然中計,罷免了范增的官職。
范增十分氣惱和失望,於是告老還鄉,最終病死於途中。
項羽送還了劉邦家眷,與劉邦簽訂盟約,以鴻溝為界,共分天下。】
【鴻溝和議後,項羽引兵東歸,劉邦卻趁這個時候突然撕毀盟約,追擊項羽,想要把項羽一舉消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