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佶被趙匡胤帶著一起與其他皇帝進行交流。
仔細回憶一番,他發現這還是自己進入萬朝交流空間以來,第一次正面與其他皇帝進行正兒八經的交流.
從宋朝之後的皇帝,尤其是朱元璋和朱棣那裡,趙佶得知了更多關於汴京城破後的情況。
而知道的越多,趙佶心中便感覺堵得越慌。
交流會結束,趙佶回到自己的世界以後,他就立馬換上了便服,想要走出皇宮,道外面去透透氣。
當他走在汴京寬敞整潔的道路上時,趙佶突然感覺自己,好似才第一次真正認識到這個繁華而可愛的國家。
汴京城的規劃分為外城,內城和皇城三層。
整個城市以格子城規劃,汴京城內的河流也早就與護城河相連,如此巧妙的設計也為汴京城帶來了實用美觀的排水系統。
而且北宋的商業高度發達,這也讓國家稅收有了巨大的保障,因為賦稅而鬧事起義的情況更是從未有過。
走在街上,滿大街的叫賣聲不絕於耳,前方的汴京虹橋上更是人聲鼎沸,車水馬龍。
雖然明知道金人不久就會南下,但汴京的百姓們依然在努力活著!
他們相信,只要自己努力的生活,就會有希望!
“盛世如此,奈何亡國?!”
趙佶靠在虹橋的橋墩旁,看著眼前繁華京城,再想象著城破之後的悲慘景象.
“朕一生沉溺於詩詞書畫,卻少有時間去欣賞眼前這樣的美景朕,錯過了太多啊!”
趙佶有感而發,一邊嘆息著,一邊擦了擦眼角溢位的淚水。
雖然許多人把大宋戲稱為大慫,但他們真正針對的是那些沒有骨頭的權貴和皇帝,而非大宋這個國家和它的百姓。
而實際上,大宋朝的老百姓是真的很可愛啊!
在歷史上,汴京外城被攻破的時候,城中無數的百姓曾自發組織抗金。
甚至於,百姓們還自發聚集起來,殺掉了宋欽宗派出去議和的使者,第二天就有三十萬人排隊去領武器,準備與金軍血戰到底!
有史記載:“當金兵欲縱火屠城時,城中居民百姓欲行巷戰者‘其來如雲’!”
當金人兵臨城下之時,朝堂上人人畏懼如虎,官員們一個接一個的投降了,而老百姓們反而卻奮勇發起了反抗!
大宋朝的百姓在拼死抵抗,朝堂上的高官和皇帝,卻在齊齊下跪投降。
真正的軟骨頭,其實正是那些享受最多資源的權貴們。
趙佶看著城中絡繹不絕的百姓,他心中搖擺著到底該如何行事。
“應該求和,還是求戰?”
趙佶自言自語的聲音不大,但卻恰好被一個路過的青年聽到了。
“這位兄臺.金軍此次南下為的就是覆滅我大宋,求和只能苟且一時,要想一勞永逸只能奮勇殺敵,直至收復燕雲十六州,將金人徹底趕出我華夏大地才行!”
突然聽到有人主動跟自己說話,趙佶連忙抬起頭看了過去。
隱藏在周圍的侍衛想要上前來,但卻趙佶暗中的手勢給阻止了。
趙佶看向這位青年,只見他身材生的頗為高大,隆長白臉,氣質儒雅中透露著軍人才有的幹練。
趙佶見此人氣質不凡,於是來了興致,說道:“小友說的不錯,可朝堂上一直在主戰和主和之間搖擺不定,且大多數時候都是主和的聲音佔了上風,如之奈何?”
青年人篤定的回了一句:“只要陛下開口主戰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