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皇帝顯然也想到了這一點,於是他們都很快的按捺下心情,等待影片接下來的盤點。
【如此的盛世,讓日漸年邁的唐玄宗開始志得意滿。
他沉醉於《霓裳羽衣曲》,痴迷於和楊貴妃的二人世界。
前有李林甫秉政,後有楊國忠擅權,邊地胡人出身的安祿山也在暗中一點點積蓄力量。】
被點名的李林甫面色狂變,至於楊國忠、安祿山二人現在卻還毫不知情。
現在還只是開元十年,李林甫還沒被人賞識推薦,只是靠著宗室的身份混了一個太子中允。
而楊國忠他現在還在西川從軍。
至於安祿山,他現在所處的部落正在打仗,而且眼看著就要被滅了.
在這之後,他應該就會跟著部落裡一個比他年長的叫安思順的人一起逃命,最後跑到了唐朝邊境這一帶。為了生存,他與安思順結拜為兄弟,叫安思順大哥,自己從此也就姓安了(安祿山原名康軋犖山)。
但在一邊做翻譯一邊幹著殺人越貨勾當的安祿山卻不知道,遠在大唐腹地的長安城內,卻赫然出現了他的名號,而且還代表著罪大惡極的那種!
【權臣禍亂朝綱,是導致眾多王朝滅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晚年的李隆基日漸昏庸,見不得宰相張九齡的直言勸諫,因此罷免了張九齡的宰相,取而代之的就是李林甫。】
【李林甫雖然沒有太多的文化,但他卻善於揣度人心,能夠很好的迎合皇帝。但更重要的是他也確實具有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因此李林甫日漸受到李隆基的寵信。】
【後來,楊國忠的族妹楊玉環被冊為貴妃,她與三位姐姐日益受寵。
楊氏姐妹經常在唐玄宗李隆基面前替楊國忠美言,並將楊國忠引見給李隆基。
楊國忠一邊小心翼翼伺候李隆基,一邊巴結當朝宰相李林甫,由此楊國忠地位日益提高。】
【不過李林甫與楊國忠並非同一類人,他們之間存在本質區別。】
【李林甫雖然專權,且也在使用各種手段打擊敵對勢力,但他同樣也在精心處理朝廷政務。
反觀楊國忠,他卻是個真正的素質極為低下的人。他處理朝廷政務極為糟糕,甚至可以說他根本就無心處理政務,他除了在打擊敵對勢力外,於國於民沒有任何建樹。
楊國忠本人實際上走的就是一條名副其實的亂政之路。】
【不管是李林甫還是楊國忠,他們都是大唐由極盛走向極敗的罪魁禍首之一,後來的安祿山更是引發了安史之變。】
【前後持續了八年的安史之亂,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轉折點,也是大唐從一個開放帝國向一個內斂國家的轉變。
從此以後,開放包容的盛唐氣象不再,不僅疆土日益緊縮,就連華夏的開放精神也開始日漸低沉。】
【亂世一直持續到宋初,從此中華文化日趨保守封閉。
宋代形成理學,更加鉗制人的思想,明清兩代更是實行閉關自守,生生把自己從世界老大熬成了一個落後捱打的人。
由此可見安史之亂對華夏曆史的深遠影響!】
“臥槽!這也太誇張了吧!”李世民有些傻眼兒了。
李隆基更是被震驚的嘴裡都能塞下一顆雞蛋了,過了良久他才喃喃自語道:“後世的鍋,也得朕來背嗎?這會不會太過分了一些啊?!”
然而不可否認的是,
正是因為安史之亂後,華夏的文化變成了趨向於保守的特徵,保守的程硃理學開始佔據主導地位。
宋朝開始打壓武人,明朝開始禁海,到了清朝時更是直接固步自封,讓整個華夏文明陷入了停滯不前的泥潭之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