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的主要功績有以下幾點】
【第一:漢武帝是第一個大力拓展華夏疆土的皇帝。】
【他在位期間,一共開拓了疆土面積一百九十八萬平方公里。】
【具體對外戰功有:
北破匈奴直抵陰山。
西北張騫通西域,置河西四郡有河西走廊及湟水流域。
東北置樂浪等朝鮮四郡。
西南置西南夷七郡。
東南撫東越。
南滅南越。
設珠崖郡於海南島。】
趙匡胤:“比起漢武帝,我大宋真是一言難盡都是我的錯,唉.”
【漢武帝兩次派張騫出使西域,開通了絲綢之路中國傳出了冶鐵術、鑿井術、絲綢製造、漆器製造等技術,西域傳入胡(黃瓜、胡蘿蔔、葡萄、汗血馬、核桃、天馬等,建立了西漢與西域各國的友好關係,歷史意義重大,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第二:強化皇權。】
【漢武帝即位之初,國內政治形勢比較穩定,國家經濟狀況也相當好。
但另一方面,諸侯王國的分裂因素依然存在,潛在威脅還不小。因此,漢武帝在繼續推行景帝各項政策的同時,還採取了一系列強化中央集權的措施。
漢武帝採納了主父偃的建議,頒佈“推恩令”,削弱漢初分封的諸侯國勢力,加強中央集權、加強監察制度。
他還變古創制,包括收相權、設刺史、立平準均輸等重大改革與創制,建立了一套系統完整的政治制度,改變了漢朝時期君弱臣強的局面。】
【在法律思想上,漢武帝採納了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確認儒家思想的封建正統法律思想的地位。
但是漢武帝也並未限制其他各家的發展,他只是大力提倡儒家的發展儒法結合,即所謂的“儒表法裡”。
漢武帝在獨尊儒術時,又“悉延百端之學”,形成了在以儒家思想為統治思想的同時,又兼用百家的格局。】
【第三:改革國內措施,使國內經濟繁榮起來。】
【漢武帝如果想要成就其盛世功業,那就必須要有雄厚的經濟力量作為基礎才行。因此,漢武帝在強化中央集權的同時,也在經濟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
【漢武帝採取重農輕商的政策,整頓財政,頒佈“算緡”、“告緡”令。
徵收商人資產稅,大力打擊奸商的同時,他又採取桑弘羊建議,將冶鐵、煮鹽收歸官營,禁止郡國鑄錢,統一鑄造五銖錢。
設定平準官、均輸官,由官府經營運輸和貿易,大大增強了國家經濟實力。
同時興修水利,移民西北屯田,實行“代田法”,有利於農業生產的發展。
而漢武帝在經濟方面還有一條重要的舉措,那就是將當時的貨幣進行了統一,並收回鑄幣權。】
【貨幣體系對一個國家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它能讓一個國家迅速強大起來,但這裡面卻也潛藏著巨大的危險。
明太祖朱元璋就是因為不瞭解貨幣的本質,所以導致“大明寶鈔”迅速貶值,直接讓大明的經濟貨幣體系整個崩潰。】
“貨幣的本質,是什麼?”看到這兒,朱元璋頓時愣住了,“朕的大明寶鈔,竟然會搞崩潰整個大明的經濟?”
馬皇后看到這兒,也是一臉的凝重,“還好大明寶鈔還沒正式發行,看來我們還得從長計議才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