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分鐘的自由交流時間很快過去。
正當大家都交流的興起的時候,系統提示交流結束的聲音卻響了起來。
“咻”的一聲,所有人又回到了光柱裡,
那麼接下來眾人最關心和期待的,就是劉秀和朱棣兩人將會得到什麼樣的獎勵了。
蘇遷看到了他們倆人有關的獎勵。
其中朱棣的旋轉項竟然有三種,不僅比其他人多了一種,而且還可以同時下發兩種獎勵。
【一、獎勵高產作物:馬鈴薯、紅薯(耐旱,且畝產都在5000斤以上)】
【二、來自制作者的一句忠告】
【三、風調雨順(可自主選擇使用時間,使用後可使治下保持兩年的風調雨順,農作物豐收機率大幅度提升)】
第三項是通用的,沒什麼好說的。
第一項獎勵兩種高產作物,這可以有效緩解明朝民間糧食不足的情況。
想想崇禎皇帝那時候各地出現的,“赤地千里,歲大飢,人相食!”
在這種天災面前,人類顯得是那麼渺小。
“有了耐旱的高產作物,相信明朝的百姓們生存起來可能要輕鬆一些了吧。”
蘇遷毫不猶豫的先將第一條放了進去。
隨後,他又饒有興致的看向了第二條【來自制作者的一句忠告】。
“一句忠告...系統這是想讓我傳達某些資訊給朱棣的意思嗎?”
稍加思索,蘇遷便有了想法,然後嘴角帶著一絲微笑,寫道:“大明乃至後世,最大的威脅其實就在身邊,就在東洋!除惡務盡,說的就是倭寇!”
言簡意賅,而且目標明確,蘇遷就是想讓朱棣幹掉小日子,趁著他們還沒徹底強大起來的時候。
而且,蘇遷相信他把這句話傳下去後,朱棣肯定會分享給其他帝皇...到時候,就看那九位皇帝各自的覺悟了。
至於風調雨順,對於明朝雖然也很不錯,但最大的作用恐怕也就是多撐幾年,比起前兩者還差了一些。而且朱棣這個時候還沒有那麼多的天災,所以蘇遷覺得朱棣他暫時不太需要。
......
劉秀這邊兒的獎勵,則是
【一、強軍術(使用後可以大大提升兵源的素質,持續時間一年)】
【二、風調雨順(可自主選擇使用時間,使用後可使治下保持兩年的風調雨順,農作物豐收機率大幅度提升)】
“強軍術!看來這是希望劉秀能夠對外‘硬起來’了。確實,丟了西域是很不應該的事情。”
“但風調雨順也很好,劉秀擔心的就是民生問題...”
不過在猶豫片刻後,劉秀最終還是選擇了強軍術。
光武帝劉秀最為人詬病的其實就是對外太過軟弱,他對匈奴採取懷柔的政策,可匈奴卻依舊如同一頭飢餓的野狼一般,東一口西一口的撕咬著大漢以及大漢的藩屬國。
當年,匈奴人趁天下大亂之機入侵西域。
莎車國王延當過漢朝留學生,不肯歸附匈奴,率領西域各國進行了英勇抵抗。但是匈奴強大,西域各國節節敗退。
公元18年,延駕鶴西遊,死前還告誡兒子:“要世世代代歸附漢朝,不可違背。”其子康繼位,照樣“率傍國拒匈奴”。
公元29年,在莎車國王康的請求下,河西大將軍竇融以朝廷名義封其為西域大都尉,西域各國都要聽其號令。
康死後,其弟賢繼位,這時西域對匈奴的戰爭已到了生死存亡的時刻。所以康派使者來到漢朝,代表西域諸國請求歸附,希望朝廷對匈奴用兵。
然而劉秀卻太過保守,不願耗費國力跟匈奴一戰,再加上後面犯下的一系列錯誤,最終導致西域落入了匈奴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