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唐北漢歸一統,朗月殘星逐滿天。
文治彬彬開盛世,武功赫赫震幽燕。
席間杯酒銷王氣,汴水流年咽露盤。】
“為什麼朕只有一句詩,而他卻有足足四句!朕不服!!!”康熙帝玄燁盯著螢幕,大聲抗議道。
可惜,他的話其他人聽不到,而能聽到他喊話的蘇遷自然不會主動現身,因為他怕自己出去後,會被對方捶死...
【他,終結了五代十國一百多年戰亂,建立了一個穩定繁榮的朝代。】
【他,設立“誓牌”,尊孔崇儒,完善科舉,創設殿試,知人善任,厚祿養廉等一系列重大舉措,徹底扭轉了唐末以來武夫專權的黑暗局面,使宋代的文化空前繁盛。】
【他,為百姓著想,仁厚寬和,採用重農抑商政策,使得北宋經濟得到了迅速發展,國力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巔峰狀態,民眾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
【他重視文化傳播,下令收集各國遺留書籍,廣泛、高價收買藏書、字畫,並根據藏書價值授予獻書者一定的官職,極大的刺激了當時的文化傳播。】
【文治武功,民生經濟,在北宋年間都得到了極大提升,國富民強,百姓安居樂業,實乃歷史上少有的繁盛景象。】
【這便是宋太祖趙匡胤的功績,他的名字必將為歷史所銘記。】
李世民看過之後,微微點頭道:“這趙匡胤也是一個文武雙全的人物,終結亂世,善待功臣,愛民如子,幾乎與朕有得一拼了。”
嬴政望著宋太祖趙匡胤那儒雅中帶著迫人英氣的畫像,忍不住暗自點頭道:“是個文以治國,武以安邦的英雄人物!朕會學習你們的優點,同時避開你們身上的缺陷。相信我和我的大秦,一定會變得更好,一定會國祚萬年!”
盤點完了趙匡胤的“功”,按照之前的套路,那麼接下來就是盤點趙匡胤的“過”了!
很快,影片的畫面出現了變化。
【說過宋太祖趙匡胤的功績後,我們再來說說他的過失。】
【趙匡胤最大的問題就是——得位不正,而由此又引發出了一系列問題,最後導致大宋空有文化經濟,卻無相匹配的強大軍事實力,為北宋的滅亡埋下了最深層次的禍根。】
“北宋...滅亡!”雖然知道宋朝在歷史中會滅亡,但趙匡胤眼中還是閃著痛苦。
他聲音低沉的自言自語道:“難道是因為朕削弱兵權打壓武人和軍隊的行為嗎?可若是不那麼做......”
影片在繼續,
【後,陳橋兵變,黃袍加身!趙匡胤起兵,奪取大周政權!】
【周世宗柴榮死後,他的七歲的兒子柴宗訓繼位。此時,趙匡胤看到奪取後周政權的條件已經成熟,於是精心策劃了一場歷史上赫赫有名的“陳橋兵變”。】
看到這兒,一直沉穩有度風度翩翩的趙匡胤,頓時像是被踩到尾巴的貓一樣,原地蹦起三尺高:“你胡說!胡說!明明是朕的手下趁著朕喝醉後強行給朕披上了黃袍,逼迫朕發起兵變的,絕不是朕精心策劃的陰謀!絕對不是!!!不會要放了,不要再繼續放了!!”
然而,沒有人聽到他喊了什麼,即便他喊破喉嚨,影片依然堅決的往後播放著。
【趙匡胤,他深知自己的帝位來路不正。
自己是奪了大周的政權從而登上帝位,因此他最擔心的也是別人來奪他的政權。於是,北宋建立之後,他做第一件事,就是圍繞鞏固皇權做出了一系列兵制改革。】
【王朝初建,南方獨立政權猶存,北方尚有來自遼軍的威脅,這些都需要宋朝有一支強大的軍隊來應付周邊的威脅。
宋太祖趙匡胤先是利用“杯酒釋兵權”的手段罷免了所有的節度使,特別是參與陳橋兵變的同謀兄弟,因為這些人對自己皇權的危險最大。】
【隨後,他又透過下調軍事指揮等級、設立常設機構來控制和監督軍隊,利用這種策略打破了軍事將領與其部隊之間緊密的聯絡,以確保任何單獨的武將都無法掌控一支軍隊。
因為舊的高階將領全部被調離,或卸職或調崗,徹底切斷了將領與其部隊之間的緊密的個人關係;而新的緊密的將兵關係,因為“三年一易”的更戍制度而被徹底避免,導致將不知兵,兵不知將,戰鬥力自然無法得到保證。】
看到這兒,另外九位皇帝忍不住齊聲吐出一詞:“蠢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