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浩沒有問這個外號是什麼,但是憑直覺可以知道,這種取笑外貌的外號一般都不會是什麼有趣的名字。
“他們叫我黑小鴨。”左雲裳主動說了出來。
“黑小鴨?”李浩一愣。
“嗯。”
左雲裳黯然一笑,低聲道:
“那時我們剛好學了一篇課文,叫醜小鴨,他們就給我取了這個外號,說我比醜小鴨還醜。”
“……”
雖然都說童言無忌,但是李浩知道這個外號絕對是抱著極大的惡意說出來的,是言語上的欺凌,施暴者的年紀大小不能當作藉口。
也許取這個外號的小孩子心裡並沒有校園欺凌這個概念,但是當他們堂而皇之的將這個外號大肆宣揚,用它來當面取笑左雲裳的時候,就已經構成了校園欺凌這個事實。
這在小學校園其實挺常見的。
小孩子因為心智不成熟,沒有接受完整的道德教育和基本價值觀的灌輸,隨心而為,在他們之間更容易發生這種校園欺凌事件。
外貌性格有著先天性缺陷的孩子,更容易成為被欺凌的主角。
因為小孩子總是對異於尋常的事物懷抱好奇和探究的心態,這個物件換做人也一樣適合。
他們會覺得對方身體上的某種特質是可以拿來把玩和捉弄的玩具,透過對這種特質的言語上的玩笑可以讓他們獲得心理上的快樂和滿足。
他們沒有意識到這種惡意的玩笑和嘲弄會給對方的心理層面上造成多大的傷害。
而且這種惡意的嘲笑廣泛傳播開來後,讓周圍的人潛移默化的遠離被嘲笑者,漸漸將他孤立起來。
孤立對方或許不是出於主觀的意向,但是這種下意識的行為同樣會對被孤立者造成難以磨滅的傷害。
沉默會助長這種惡意玩笑和嘲弄的風氣蔓延,最後演變成校園欺凌。
被欺凌者會開始懷疑自我,懷疑自己的存在,懷疑自己的價值,逐漸形成心理陰影。
久而久之,他們就會變得自卑,內向,孤僻,有的性格還會逐漸扭曲,成為極端。
左雲裳小時候也遭受過同齡人的欺凌和孤立,這給她的性格造成了難以磨滅的影響。
讓她對自己的外貌感到自卑,不自信,待人接物小心謹慎,即使已經成為了擁粉無數的大明星。
李浩也理解了左雲裳為什麼總是把‘謝謝’,‘對不起’這兩個詞掛在嘴邊。
她主動的放低姿態,用謙遜的態度對人,多半是想以此來獲得他人的善意和溫和相待。
她害怕被他人反感,被他人孤立,被他人惡言相對。
小時候的經歷已然成了她記憶中揮之不去的噩夢。
她害怕孤獨。
李浩想到了一句話:童年的經歷會切實的影響一個人的一生。
“他們可能忘了,醜小鴨最後變成了美麗的白天鵝,那麼黑小鴨最後也可以變成漂亮的黑天鵝。”李浩說道。
“如果可以的話,我也想成為白天鵝。”左雲裳輕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