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後的事,便如同趙雲等人所知,十二賢老突然消失無蹤。
至於韓猛……
黃巾起義時,他就已經做為眼線預伏在袁紹身邊了,所以並未暴露,就這樣一路走來,成了袁紹手下愛將。
之後,韓猛便徹底隱藏了夜鋒的身份,再沒與任何人聯絡過。
即便是到了現在,袁紹也不知道他的真正身份。
他必須繼續隱忍,為了完成十二賢老最終的計劃。
————————————————
河北總堂舊址,只是十二賢老會見機密要人時才會用到的。
而他的兵馬,則全部駐紮在鉅鹿城中。
對於這個地方,十二賢老或多或少還是有些懷念的。
袁紹也大概能感覺到十二賢老思舊的情懷,便很痛快地將這城完全交給了他。
完全的意思,就是十二賢老擁有等同與城守的權力。
不但不必繳納糧食、錢兩,袁紹還會不時送來供給。
而且,為了增加人口,袁紹甚至下令免去了附近百姓的所有賦稅。
在這種政策的鼓舞下,鉅鹿城及附近的人口迅速增加了。
十二賢老自然也明白袁紹的意思。
他不過是想賣個人情給自己,這樣,當他需要援助時,自己便無法拒絕。
說到底,自己再怎麼招募、訓練,最終也還是冀州的兵,還是他袁紹的兵。
當然,以十二賢老的器量,自然不會甘心為袁紹白忙。
所以,徐州傳來夜鋒舊部的訊息之後,他便親率精銳前去接應。
經青州轉到入徐,在十二賢老的調教之下,以萬計的兵馬竟然完全避開了呂布的警戒。
光是這一點,就已經能令各方英雄敬佩了。
若是他們知道,十二賢老這些訓練有素的精兵,當初竟都是重犯、無賴、匪徒之流,只怕十二賢老的名字定要流傳後世了。
不過很可惜,十二賢老並不在乎功名。
就如同無數夜鋒一般,十二賢老註定無法暴露於豔陽之下。
當然,這些在他看來,根本無所謂。
漢室、天下、蒼生、夜鋒,這些從最初都不是他所關心之事。
他只是時時刻刻銘記著韓家警訓:
滅漢之天下,誅劉邦子嗣,雪聖祖冤仇。
即便過了幾百年,那仇怨……仍深深刻印在韓氏後人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