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如果陳宮知道許都內部的不安,估計早就勸呂布發兵了。
————————————————
豫州,潁川郡,許都。
此時坐在董妃面前略顯不安的男子,是幾乎已經被歷史所遺忘的——楊瓚。
“楊愛卿不畏艱險,一直跟隨陛下,忠心可嘉啊。”
“這是臣的本分,娘娘謬讚了。”楊瓚趕忙挺直身子表態。
可是即便是坐在一旁的董承也能看出他的不安,估計現在楊瓚渾身上下都不自在。
想來也是,王允死後,他因為與其曾是一黨而被李傕冷落。後來劉協東歸,雖然他也秉持著臣子之心隨行,但可想而知,因為王允的關係,劉協自然也不會喜歡他。
就這樣,這個人在到達許都之後,便沒有了什麼惹人注意之處。
但是他已經很知足了,因為同是王允一黨計程車孫瑞,就沒他那麼好命。
李傕、郭汜反目時,士孫瑞糊里糊塗地受了牽連,就這麼無聲無息地死了。
既然不受重用,便安心做個本分人吧。
楊瓚是這麼想的,可這也似乎是奢求。
這不,莫名其妙地便被董妃請來了。
不過有董承在,他多少還有些心安,至少不會是想要自己命吧。
“愛卿如此忠心之人,陛下卻不能用,實在可惜啊。”
“陛下慧眼識人,料想瓚定是學識不足,難為陛下分憂。但臣仍時刻謹記陛下和娘娘皇恩,絲毫未曾忘記。”
這話聽得董承都有些噁心。
陛下一直不給你好臉色,董妃都沒怎麼見過你,哪來的皇恩?
“愛卿能如此識大體,真乃是國家之幸啊。”
得,自己的寶貝女兒也跟著演戲,自己還是別多話了,就這麼靜靜看著吧。
“只是,如此忠臣,若不能為國效力,每每想來,總覺得對愛卿有虧欠。”
“撲通!”楊瓚聽到這,趕緊跪下了。
“陛下和娘娘隆恩,臣萬死難報啊!”楊瓚也不抬頭,就這麼跪著用感激涕零的聲音說道。
不管這董妃要做什麼,反正越是這麼說,越沒好事。
“愛卿請起。”董妃自然不會去扶他,所以董承便上前將楊瓚攙起。
“眼前便有一事想煩勞楊愛卿。”
果然!唉!
“娘娘只管吩咐。”現在根本不可能說不了。
“有人密報說,曹操要對陛下不利。此時陛下尚不知情,無憑無據又怕打草驚蛇,故而想讓楊愛卿去到曹操身邊,以做耳目。”
“這……”
“楊愛卿赤膽忠心,不會懼怕吧?”
不怕才怪!
可騎虎難下啊,若是不答應,剛才那“肺腑之言”便都白說了。
而且,如此來看,這董妃更不好惹。
於是,又一顆棋子落入了董妃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