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巾起義,一次徹底撼動了漢王朝根基的壯舉,卻是在倉促之間起事,以至於很多部署都沒來得及實施。想來,這也是其失敗的原因之一。而究其禍首,便是此刻站在呂布面前的男人——唐周。
他向朝廷告密,出賣了負責在京城聯絡宦官和禁軍的荊、揚大帥馬*元義(此名因和諧無法連打),致使張角失去了朝中的內應,而馬*元義也因此被車裂。
對於黃巾軍的人,他本應是被恨之入骨的,但此時此刻,卻有近兩萬黃巾殘黨站在他身後。
在場的每個人,不論是李進軍還是呂布軍,心中都有這麼一個疑惑。
“叛徒來救叛徒了麼?”呂布聲音低沉地問。他雖然憤怒,卻仍保持著理智,如果唐周真的是來救張楓的,那麼就意味著,敵人又多了一萬多的幫手。
“溫侯,在下此行,只是受人所託解救張楓,至於你們之間的恩怨,在下無心過問。不知溫侯可否行個方便?”唐周用僅有的一隻眼睛看著呂布,誠懇地說道。
“我若是不放呢?”呂布說著,腳上又微微用力,張楓雖然昏迷了,卻仍有本能的知覺,身體微微動了動。
“溫侯又何必如此,你明知若是此刻殺了他,我等必然會與李進一心。再者說,溫侯的仇敵本非張楓,而是曹操,不,該說是段軒。而溫侯若是在此處與李進拼個你死我活,那麼,將再無殺他的機會。不如這樣,在下於此處向溫侯承諾,只要溫侯能放過張楓,我便護送你們撤離此地,若是李進敢再動手,我便與你一同對付他。”
軟硬兼施,這是談判的技巧。讓對方知曉後果的嚴重性,然後按照自己所指出的道路前行,呂布也不得不承認,自己似乎確實無從選擇。
或許可以逞一時之勇拒絕他,但如果自己的兵馬全消耗在這裡,便再也無法殺掉在曹操庇護下的段軒了。
貂蟬在不遠處顫抖地坐著,此時她心中也是拼命地祈禱,希望呂布能答應他。
“呂某不得不說,閣下的賭注,贏了。”呂布咬了咬牙,一把抓起張楓,扔到了前面的地上。
唐周後面兩個黃巾士兵跑過來,架回了昏迷的張楓,馬上為他做了簡易的包紮。
唐周衝呂布一拱手,笑道:“多謝溫侯寬宏大量。”
呂布哼了一聲,便示意張邈、陳宮等人率軍離開。
“呂布!莫非真的以為你還能活著離開?”李進突然叫道。
還沒等呂布說話,唐周便用冰冷地眼睛看著他說道:“李義士,你今日之舉已足以名垂青史,又何必再多生殺戮?方才唐某曾言,若是你還要為難溫侯,我便與他同心戰你。”
李進還要說什麼,他身後的遊俠之中卻先有人說話了:
“李進,放他們走吧,難道你真要讓我等全命喪與此?”
“就是,我等雖有公義之心,卻也不想無謂犧牲。”
“是啊,這必敗之戰又何必執拗,我等皆以受傷,又如何能再與這萬餘黃巾對抗。”
李進猛地轉過頭看向身後。
這些人到底不是官軍,在道義和性命之間,全都選擇了後者。
可令他無法接受的是,那些官府派來的官兵,此時竟已然開始撤退了!
李進憤恨地將手中的劍插進土裡,大吼了一聲:“滾!”
這並非是說給呂布聽的,而是對身後這群只顧保命的懦夫講的。
遊俠們有些不忍地看著李進,但是最終還是都默默離開了。
“呂布,你最好永遠別再回來,否則下次見面,我必讓你死無葬身之地!”李進衝著呂布說道。
張遼等人聞言,又要衝上去,卻被呂布橫出畫戟擋住了。
他只是回頭低聲說了一句:“撤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