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角村依山傍水,花紅柳綠,鶯鳴燕啼,若是興建一座農家樂,保管生意紅火,不過至少得再等幾千年。
顧不得欣賞美景,王爾雅決定還是先找到落腳處再說。按照古裝劇的套路,她只需要往村口一站,熟悉的大爺大媽就會“唉,二丫回來啦”,然後再吧啦吧啦,她再稍微套幾句話,就能輕輕鬆鬆把家還。
至於回去了怎麼裝親女兒,老頭是爹,老太是媽,再有其他人,嗚嚕嗚嚕就能矇混過去。這招以前在家常用,來了老親戚,記不得是誰了,嘴裡像包個石頭,女的嗚嚕嗚嚕姨,男的嗚嚕嗚嚕叔,沒毛病。
可現實總喜歡扇他耳光,他倆從村頭走到村尾,一遇到人就“咳咳咳”,沒人理她。
群眾很冷漠啊,這種風氣要不得!
不得已,王爾雅拉住一個扛著鋤頭不知是要去種地還是種地回來了的壯漢,“這位大哥……還認得我嗎?”
壯漢上上下下將他打量一番,“翠花?”
“呃,再看看。”
“桃花?”
都是些什麼名兒,非得和花槓上嗎!
王爾雅決定結束這個無意義的猜猜我是誰遊戲,坦白道:“王二丫,還記得嗎?”
壯漢有點兒不耐煩了,自己還要幹正事兒呢,“幾個村十個八個二丫,我記你幹嘛呀?”
真是個個性匱乏的時代啊,爹媽們能不能長點兒心!
“我本村的二丫,王二丫。”孟天楚還是不死心。
壯漢撓撓頭,“村裡是有個二丫,但不姓王。”
玩兒蛋。
王爾雅忙取出證身帖給壯漢看,“你看,上面寫著清宛縣清宛縣牛角村,沒錯啊。”
壯漢推開他,“看什麼看,我又不識字。你是不是這兒人你不知道嗎?”說著就要走。
走出幾步,又停下來,轉過身對他說:“你外地來尋親的?”
王爾雅點點頭。
壯漢指了個去處,“你去大楊樹下找老孫頭,村裡事兒他最清楚。”
王爾雅“唉唉”答應著,順著他手指的方向往前走,心已經涼了半截。
村裡人不認識她,村裡沒有一個叫王二丫的,或許,她並沒有在這裡住過。證身帖上是祖籍,搞不好家裡幾代前就搬走了。
孟天楚無語,“你爹媽住哪兒你都不知道?”
王爾雅面不改色心不跳,“我是個路痴。”
好吧,你是老闆你說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