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一處山腳下,吳懿的兵馬跟先鋒韓子魁的隊伍遭遇,見韓子魁也只是帶著三萬兵馬,他鼓足勇氣,揮舞著大刀衝了上來。看到
吳懿哪裡清楚,韓子魁可是當年越州上將,一身武藝非同小可,這些年又不斷與荊州上將切磋武藝,更勝當年。
兩個人纏鬥了不到十個回合,吳懿敗象叢生,只得撥馬逃走,嘭的聲悶響,後背重重的捱了一記鐵鞭,護甲被打碎,皮開肉綻。
荊州兵馬的箭矢鋪天蓋地,壓制著蜀軍無法上前,吳懿見情況不妙,只能忍住傷痛,命令大軍退走。
荊州大軍緊追不捨,吳懿帶領隊伍一路狂奔,最後所有兵馬都退入了巴東城中。至此,巴東城的大街小道全都黑壓壓的擠滿了士兵,無論是攻還是退,都極為不利。
吳懿剛剛處理完傷口,就聽到了更為糟糕的訊息,荊州十萬大軍已經全部趕來,將巴東城的四面八方,圍了個水洩不通。
城小人多,由於行軍倉促,吳懿大軍帶來的糧草不多,能吃十天就不錯,如果不能突圍,早晚會被困死。
吳懿來到城牆之上檢視情況,下方的荊州軍紀律嚴明,佇列整齊,而最前方則是漢興王王寶玉,胯下依舊是那頭標誌性的猛虎,他正神色平靜的跟四輪車上的太尉陌千尋閒聊,看起來根本沒把這座城池放在眼裡。
“王寶玉,先帝待你不薄,與你結為異性兄弟,我主更是尊你為皇叔,受群臣膜拜,因何生出歹心,要來搶奪漢室江山?”吳懿高聲吶喊,聲如洪鐘不假,卻扯得後背傷口開裂滲出血來,疼痛難忍。
王寶玉沒有搭腔,就像根本沒聽著,還在繼續跟太尉聊天,有時面帶微笑的手指向遠方,正是成都方向,許是巴東城志在必得,最終目標則是蜀漢國都。
“身後不立祠為丞相遺囑,且我主已派人前去修建。你該知丞相心繫漢室,且丞相屍骨未寒,若其泉下有知,也會為你這等舉措感到心寒!”吳懿又搬出來了諸葛亮。
說什麼都沒用,此時陌千尋拿出一張地圖,而侍從又給王寶玉呈上了葡萄酒,邊喝邊聊,儼然把戰場當成了作戰指揮室。
士可殺不可辱!
吳懿怒氣衝衝的取過一柄弓箭,拉滿弦對準王寶玉,但猶豫片刻最終還是無奈的放下,他心裡很清楚,如果王寶玉這麼容易被殺,哪來這天下的亂局。
“將軍,我軍糧草不足,可趁敵軍立足未穩,全力從西門衝出,或可儲存實力,來日再戰。”副將杜祺進言道。
吳懿默默點了點頭,眼下沒有太好的辦法,只能暫時放棄巴東城,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
然而,他想的太簡單了,荊州兵馬突然推出了拋石車,對準了城門,頃刻間石塊如同雨點般落下,將下方的護城河填平,同時堵住了城門。
吳懿大驚失色,沿著城牆一通狂奔,沒有意外,四個城門全部都被石塊堵死,根本沒有任何衝出去的機會。
吳懿仰天長嘆,淚如雨下,目前只能寄希望於朝廷的增兵快些到來,救下這一城兵馬,只是何人才能突破王寶玉的圍困?
悲觀的吳懿想起了諸葛亮,要是丞相還在,以丞相的精明決策,一定不會出現目前的這種狀況。
丞相生前用空城計就能嚇退司馬懿的大軍,如今城中有數萬將士,豈能輕易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