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仁惱羞的命令手下從城上放箭。自然不能傷到麒麟獸。反而白費了不少箭。
“多謝曹將軍贈箭。”
麒麟獸上面計程車兵齊聲大喊。然後得意洋洋的再次扶起獨角。調轉麒麟獸。邁著悠閒的步伐回到了大營中。
曹仁氣得肝疼。一邊吩咐高懸免戰牌。一邊召集眾人研究如何應對這刀槍不入的古怪東西。
曹仁心有餘悸的環顧四周道:“諸位。那諸葛村夫倒也是鬼才。居然設計出此等物件。該如何應對啊。”
剛剛落敗的夏侯惇著急的上前道:“我剛才聞聽此物名叫麒麟獸。儘管堅不可摧。但行動總不及兵士迅捷。實在不足為懼。”
“那又因何千餘士兵。反而不及三百麒麟獸啊。”曹仁不滿的問道。
夏侯惇一時啞口無言。更多更快章節請到。謀士陳矯出列建議道:“我看此麒麟獸乃木質。下次對戰。可用火燒之法。則一舉可破。”
曹仁點了點頭。覺得這個主意不錯。具有可行性。
在場的大將曹純卻不贊同這個主意。出列道:“此物個頭龐大。只怕是小小的火把未必能將其引燃。而且此物移動自如。恐未及火燒。即被其躲開。”
“只要火勢足夠大。第一時間更新多加火把或者潑上燃油。還是能夠奏效。”陳矯堅持道。
“麒麟獸威力無窮。士兵很難近身。又該如何放火。”曹純不悅的反問道。
“這……”陳矯也犯了難。支吾半晌。說道:“可用投石車投擲火把。”
這次連曹仁也沒有吱聲。火燒雖然可行。但確實陳矯也沒提出最佳方案。夏侯惇眨了眨那隻獨眼。仔細回憶著剛才那場交戰。突然想到了什麼。連忙又上前說道:“我看麒麟獸的機關在那獨角之上。馭使不難。如果能奪下此物。即可為我所用。丞相定然十分高興。”
這句話倒是真正說動了曹仁。他不由暗自思量。如果搶來這個東西。再進行規模化生產。豈不是節省了大量計程車兵。第一時間更新
“下次帶我親自領兵出戰。定要奪下麒麟獸。”曹仁下定決心道。
“將軍。萬萬不可。那諸葛亮如此狡詐。絕不會讓旁人輕易掌握馭使之法。”陳矯著急的建議道。
“依陳先生之言。那又該如何火攻啊。”曹仁冷聲問道。
“還需再行商議。”陳矯口氣軟了不少。第一時間更新依然堅持道:“麒麟獸看似兇猛。只因稀奇爾。無非是虛張聲勢。若多加研究。定能找到破綻。”
“時不待我。”曹仁冷哼一聲。擺手道:“我意已決。勿用多言。”
卻說得勝回營的劉備大軍。人人歡欣鼓舞。劉備更是對這些麒麟獸刮目相看。甚至也動了規模化生產的念頭。畢竟養士兵那可是要耗費不少的錢糧。第一時間更新而且那個時候也不存在過度砍伐的問題。木頭不值錢。
諸葛亮卻不贊同這麼做。麒麟獸剛才一舉成功破敵。那是因為對方沒有防備。若是對方用火攻。麒麟獸也是白費。還是要化作一團灰燼。說到底。這個物件再精妙。也絕不能取代真正的軍隊。
王寶玉也是這個觀點。冷兵器時代。人力才是決勝的根本。除非這個時代出現了大炮和導彈。
劉備還是有些不甘心。試探的商量道:“若是給麒麟獸披上堅硬的鱗片。如同穿上盔甲。豈不是不再懼怕焰火。”
諸葛亮一臉苦笑。解釋道:“麒麟獸的機關在頭頂獸角處。今日曹仁和夏侯惇初見此物。一時慌了手腳。回去後細加思量便會得知。只要集中兵力打下獸角操控士兵。便可控制麒麟獸。故。如此龐大之物。第一時間更新無論木質還是鐵質。皆有致命弱點。”
哎。照這麼說。麒麟獸的用處更像是一次性的。就只是用來把對方給唬暈。
對此。劉備只能深表遺憾。說起這次南郡之戰。他之所以跟著來。有三個目的:第一。他親自前來。可以鼓舞士氣;第二。有他坐鎮。關羽和張飛便會很聽諸葛亮的話;第三嘛。可能是最關鍵的。劉備認為。如果這次拿下了南郡。他就不回夏口了。直接就在這裡辦公。這也是他長久以來的願望。
南郡尚未拿下。說這些還早。諸葛亮又進行了一番部署。想必下一次戰役。有可能就會決定勝敗。
大軍休整幾日之後。這天黃昏。再次逼近了南郡城下。而曹仁也做好了準備。命曹純和牛金率領一千兵馬。從北門而出。埋伏在劉備大軍的右側;夏侯惇率領一千兵馬。從南門而出。埋伏在劉備大軍的左側。他則親率三千兵馬。自東門而出。正面進行戰鬥。
曹仁恰恰忽略了一點。當初周瑜圍城的時候。可是將四門都圍住。而劉備只是守住東門要道。明明是隻想攻城。並不想圍城。換句話說。劉備只想要城池。對城中之人並沒有興趣。
當然。這也是諸葛亮的戰略方針。曹仁、夏侯惇、曹純乃至駐守彝陵的曹洪。都跟曹操是親屬關係。而且都是曹操的心腹愛將。如果把這些人都殺了。曹操肯定大怒。即便得到了南郡。也勢必引來曹操大軍的前來尋仇。
大軍在南郡城下襬開了陣勢。關羽、張飛縱馬上前。齊聲叫陣。南郡城門大開。只見曹仁率領三千兵馬而出。他並沒有一上來就跟關羽、張飛對陣一比高下。反而讓士兵們分散而開。再次擺出了八門金鎖陣。
“孔明。你可能破得我陣乎。”曹仁站在陣中。高聲喊道。
“軍師。我識得此陣。乃是八門金鎖陣。當年曾被徐庶軍師所破。”劉備手搭涼棚。開口道。
“主公。此陣看似八門金鎖陣。卻是六十四門連環陣。想必曹仁已經得到了徐庶的指點。”諸葛亮微微皺眉道。
劉備冷下臉來。有點不高興。當初徐庶走的時候可是罵過誓。誓死不幫曹操的。倒頭來還是不守信用。早知如此。真不該放他走。
“軍師可能破得此陣。”劉備問道。
“此陣變化多端。但在我看來。猶是不值一提。”諸葛亮自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