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仗有什麼好的,在未來時代,天下各國談的都是聯盟合作,發展經濟才是正道。”王寶玉笑道。
“呵呵,寶玉之遠見,常令我啞口無言。”陌千尋呵呵一笑,又對諸葛亮道:“孔明,你並不急著歸去,且容稍後你我二人單獨商議。”
“千尋不打仗手癢,好吧,那你就幫著我家先生出出主意吧,”王寶玉點頭道。
“近日聽聞曹真病重回朝,似乎難假天年。”賈織綱道。
聽到這句話,諸葛亮的眉頭皺了起來,說道:“曹真用兵平平,若是他人統兵,倒是對蜀軍不利。”
“曹真病重,多半會由司馬懿統兵,再無比他更合適之人。”賈織綱分析道。
“司馬懿心細如絲,多謀善計,卻為勁敵。”諸葛亮不得不承認這一點,當年一出祁山,司馬懿擔任大都督,蜀軍可是沒有佔到任何便宜。
“司馬懿又能算什麼,還不是讓荊州大軍打得屁滾尿流,若非寶玉開恩,此人都回不了北方。”陌千尋對此不以為然。
酒宴沒有持續太長時間,因為幾個人都不是大酒量的人,當然也是因為諸葛亮要去看媳婦和兒子。黃月英得知男人來了,歡喜異常,覺得諸葛亮總算是良心發現,知道顧家了。
夫妻二人在含章樓聊了一個時辰,這才去往了王夏妮負責的育兒中心,朵朵已經正式上學了,兩個兒子在此也都玩的很開心。
諸葛亮提出心中的質疑,每日只是嬉鬧玩耍可不行,萬莫要荒廢了學業,教育還得趁早,他三歲的時候已經識字了。黃月英則說,孩子這麼小,就是玩的年紀,學那些枯燥乏味的東西有什麼用,只要不是傻子,認字是早晚的事兒,非得學那麼早幹嘛,關鍵在於培養孩子的學習能力,能夠主動接觸書本,培養其深厚的興趣,那樣做家長的才會真正省心。
諸葛亮有些無奈,知道這些奇怪的理論都應該來自王寶玉,不過後來黃月英也安慰道,自己平時管教孩子很嚴格,而且這裡也有老師教導文化知識,德智體美全面發展,不能只做書呆子。
諸葛亮連連點頭稱讚,所有的擔心都去了,深深覺得讓黃月英帶孩子前來彝陵是最為明智的安排。
這件事兒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畢竟諸葛亮是蜀漢一號重臣,執掌蜀漢的命脈,正因為王寶玉跟劉禪的關係非同一般,諸葛亮位高權重,劉禪對此事充耳不聞,換做其他人,將家眷弄走,恐怕要被軟禁起來。
一同前來的馬岱,先去看望了同宗妹妹馬雲祿,寒暄過後,到底沒忍住問起了兄長馬超,王寶玉西征搞出這麼大的動靜,有關馬超的傳言很多,馬岱除非把耳朵堵起來,不可能一點風聲都聽不到。
王寶玉得知諸葛亮和馬岱到來的訊息後,第一時間就告訴了馬雲祿,此事知道的人很多,不用隱瞞,實話實話就好。
當馬岱從妹妹的口中得知,那人果然就是馬超,還跟隨西征了一年,頓時大哭,埋怨沒能跟兄長再見上一面。馬雲祿耐心的安慰他,兄長正在修煉,或許有一日,得到最終解脫,還能再見。
事已至此,馬岱也說不出什麼來,心裡當然也是高興的成分更多一些,盼著兄長能早日修煉出關。當初要不是兄長的臨終遺言,他在蜀漢也不會得到如此重視,期盼能有一天跟兄長再見,訴說別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