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火難容。依舊是寶玉的敵人。”司馬懿毫不猶豫地說道。
“哈哈。這麼說才是你司馬仲達的本性。”王寶玉非但沒生氣。反而大笑了起來。
“司馬家族屢受皇恩。寧死也不願留下千古罵名。”司馬懿如此解釋。更多更快章節請到。見王寶玉並沒有流露出任何殺機。也漸漸放鬆了下來。
“身後是美名還是罵名只待後人評。這不是你我能做主的事情。”王寶玉大有深意的說了一句。又隨口問道:“你覺得你跟諸葛孔明哪個更厲害。”
“諸葛孔明乃當世大才。俊朗儒雅。仲達自愧不如。但孔明亦有缺點。為人正直卻愚忠。窮兵黷武不顧後。實不相瞞。依我看來。孔明終必徒勞無功。”司馬懿直言不諱的說道。更多更快章節請到。
司馬懿的判斷非常正確。王寶玉暗自點頭。諸葛亮頭上無數耀眼光環的背後。恰恰帶著極大的落寞和孤單。
“我那大侄子劉禪怎麼樣。”王寶玉又問。
“他還用多說嗎。”司馬懿眼神之中露出不屑。
“但請直言。”
“劉禪不值一提。若無孔明幫扶。他連一年的江山都守不住。”司馬懿直言道。更多更快章節請到。其實他想說三個月。
“這隻能說劉禪不適合當皇帝。不代表其一無是處。這孩子從小跟我就很親。性格厚道。樂天派。沒什麼心機。也有自己的特長。只不過不為外人所理解。”
“寶玉善待晚輩。仲達早有耳聞。”司馬懿又連忙恭維了一句。
“比起你教子有方。我還差得很遠呢。”王寶玉略微停頓一下。說道。“有這麼一個故事。一位母親丟了自己的孩兒。但是卻十分關愛那些需要幫助的孩子。你說。這是什麼道理。”
司馬懿不禁一愣。說道:“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差不多這個意思。其實最貼切的解釋就是。這位母親也希望流落在外的孩兒能夠遇到像她這樣的人。為兒女積福。”王寶玉感嘆了一句。認真說道:“仲達兄。我可以放了你和你的兒子。但是你必須對天發誓。有一天劉禪落在你們的手裡。一定要記住我今天說的話。絕不可以難為他。”
司馬懿有些迷糊了。這算是什麼條件。狐疑的問道:“寶玉此言當真。”
“當然。我看起來像是愛撒謊的人嗎。”王寶玉反問道。
“有幾分像。”
“是不是覺得腦袋在脖子上不舒服啊。”
“說笑而已。自然相信寶玉。仲達這就對天發誓。也將告訴孩兒。若真有那日。定會照顧好劉禪得以善終。否則不得好死。”司馬懿豎起兩個指頭。鄭重的說道。
“這還不錯。”王寶玉點了點頭。隨即又埋怨道:“你這個人真是死腦筋。平白無故的來打我的地盤。這就是我回來的早。不然的話。你死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