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說最大的禪樓,則在藍氏城內,名叫星月禪樓,高達百米,每年都有高僧在此處**,信眾趨之若鶩,堪比節慶。”
諸葛亮和王寶玉將香居的那份地圖已經看了好多遍,藍氏城在富樓沙以西,要想到達此處,必須要透過富樓沙。
富樓沙可是貴霜的國都,也就是說,要想到達星月禪樓,必須要佔領富樓沙,也就等同於征服了貴霜。
“寶掌和普淨果然是好算計,這是非逼著我們徹底打敗貴霜才行。”王寶玉鬱悶道。
“寶玉,為何我心中隱隱有不祥之感?”諸葛亮寒聲問道。
“先生,為何這麼講啊?”
“宗教起名,多為風、雲飄渺字眼,彰顯超然之意。而星月本為實體,又為日之陪襯,為何此處最大禪樓卻取了這樣的名字?”
王寶玉哭笑不得,頭一次看到諸葛亮露出如此茫然的表情,安慰道:“先生,你一定是太過牽掛果果,肯定是想多了。這都怪那個普淨,挖盡心思的折騰,讓先生都疲於應對。”
“受人牽制也是無可奈何,回去後即刻兵發富樓沙。”諸葛亮堅定的說道。
眾人隨後離開了娑羅林,回去跟大軍匯合一處,繼續向西挺進。
一路走來,佛祖出生、得道、**、涅槃這四處聖地幾乎全都參觀過了,除了範金強撿了個孩子,沒有任何收穫,對於經常會有奇遇的王寶玉,還是很特別的。
佛門崇尚四大皆空,講究涅槃得道,這跟左慈等人完全不同,因此,從這方面講,就算佛祖稀罕王寶玉,可能也沒有法寶可送,走到現在還沒有得到些寶貝純屬正常。
三十萬大軍一路疾行,直奔西北富樓沙而去,沿途小城聽聞訊息,軍隊和官員紛紛撤離。貴霜軍隊似乎也摸透了漢軍的習慣,只要不正面對抗,這支隊伍是絕不會干擾百姓的生活,更不會進行搶掠。
百姓的物品雖然不曾動過,但三十萬大軍吃喝用度十分驚人,每到一處,糧倉必須拿下,金幣更是邊走邊裝,也不知道收集了多少。
諸葛亮對連奪城池,絲毫不見興奮之情,香居卻樂得合不攏嘴,在每個城池都留下了他下屬的一些兵馬,如今他帶在身邊的手下,只有幾千人而已。
諸葛亮原本也不指望香居的隊伍,對此保持默許的態度,而香居對諸葛亮和王寶玉越發的恭敬,召之即來揮之即去,不叫苦不叫累。
香居心中暗自覺得,當初堅守吠陀城是非常正確的,因為吠陀在梵文中的含義就是啟示,復國的希望之火就在這裡重新點燃。
就在距離富樓沙還有五百里的地方,諸葛亮的大軍遭遇了貴霜的一支前來阻截的軍隊,正是貴霜王迦膩色伽之子瓦斯卡率領的二十萬大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