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獲再次被鬆綁帶了下去,當然是又搭上了一匹戰馬,諸葛亮放鬆的說道:“今日孟獲已經有所鬆動,來日再抓住此人,該是降了。”
“先生,孟獲剛才就是敷衍,還沒有到了心悅誠服的地步,所以這還不夠,可能還得需要幾次。”王寶玉作為未來人,七擒孟獲的故事家喻戶曉。
“卻未曾想到,此人如此麻煩。”諸葛亮有些不耐煩了,羽扇在手中扇動的比平日快了好幾倍,眼中閃過一抹罕見的狠光,要不是惦記收服孟獲的兵馬,可能他早就把孟獲給殺了。
將士們對於屢次釋放孟獲的不滿情緒也日益高漲,甚至有人覺得諸葛亮是拿著士兵的生命兒戲,因為每次戰爭都會有所傷亡。
卻說祝融夫人帶領著大軍,一路繼續朝著西南而去,想要投奔自己的父親祝融洞主。結果,祝融洞主吩咐人守住隘口,就是不肯放女兒進去。
這事兒一點都不奇怪,祝融洞主非常不喜歡孟獲,在自己的一再勸說之下,女兒也漸漸打消了嫁給他的念頭。沒想到這個孟獲死纏爛打,想方設法的接近祝融,到底是生米煮成了熟飯,女兒的肚子大了才發現。
祝融洞主十分惱羞,更是覺得女婿心術不正,這分明是向他示威,所以當初嫁女就鬧出了不小的波瀾,更是發過誓言,不再管女婿這一檔子事兒。
祝融夫人含淚苦求,父親祝融洞主就是不肯答應,當初你倆成親之日歡天喜地,哪裡考慮過父親的感受,如今自作孽,一切後果便由自己承擔,怨不得別人。
祝融夫人在外跪了好半天,不見父親迴音,無奈之下,只好轉頭又朝著南面而去。
一路上,祝融夫人一邊擔心孟獲的安危,暗自垂淚,一邊在心裡埋怨丈夫,真是個死腦筋,如果早降了,哪來這麼多的奔波之苦,一個王位就那麼重要嗎?
蠻軍來到夾山峪,祝融夫人吩咐停下休整,忽聽侍衛來報,大王孟獲騎馬追了上來。
祝融夫人喜出望外,急忙迎上了丈夫,夫妻二人免不了抱頭而泣,孟獲咬牙道:“四次被擒,奇恥大辱,我定要也將諸葛亮擒來。”
“大王,諸葛亮用兵神鬼莫測,王寶玉更是神通廣大,我等屢受活命之恩,還是早降吧!”祝融夫人道。
“諸葛亮屢次放我,足見其並非圖我一人,而是南中之地,既然如此,我便誓死守衛此地,看其能耐我何。”孟獲道。
“大王,南中之地,今日三已去二,有何可守呢?”
“只要兵馬尚在,捲土重來,只在旬日。”孟獲堅持道。
“我父不肯相助,莫之奈何。”祝融夫人道。
“岳父火攻之法,天下莫敵,甚是遺憾。”孟獲道。
哎,祝融夫人重重一聲嘆息,別過臉不再說話,孟獲自負的安慰妻子說道:“諸葛亮大軍甚強,唯有用計可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