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匆匆,轉眼又到了初夏,劉備身體狀況看似也恢復到了最佳狀態,於是再次親率近三十萬大軍,兵臨南郡城下。
此時,潘璋、淩統所轄的兵馬也趕到了南郡,而黃蓋、步騭等人則堅守在長江南岸,為了穩妥起見,孫權繼續增兵,丁奉、徐盛二將也被調往了荊州,此時聚集在南郡的江東兵力,至少有十五萬人。
大都督陸遜的策略很簡單,堅守不戰,等待時機。潘璋、淩統、丁奉、徐盛等將都不服氣,覺得陸遜一介書生,這種做法乃是怯弱之舉,根本不配當這個大都督。
幾員大將湊在一起,找陸遜理論,開始陸遜還耐心勸說,後來便沉下臉來,甚至搬出軍法威脅,再到最後便是概不見客。
於是,一封封書信被秘密送到了孫權這裡,都是彈劾陸遜的,眾口一詞,說陸遜羊質虎皮,沒有膽量,不配做這個大都督。
看著這些密信,孫權一時間犯了難,實在不行,換個人試試啊?
但顧雍卻力挺陸遜,說道:“大王,劉備雖有損傷,但其勢猶大,不可逞圖一時匹夫之勇。陸伯言力排眾議,行此保全實力之舉,乃為上策也。”
孫權點了點頭,隨即命人將自己的寶劍送到了南郡,交給陸遜,同時傳話下來,諸將若有不服大都督安排者,可以先斬後奏。
見孫權的態度如此堅決,這些武將們都閉了嘴,但心中卻不服氣,除了公事,誰都不願意和陸遜多說一句話,實則還是等於把陸遜給架空了。
大戰在即,軍心不齊,何以獲勝?陸遜心急如焚,為了給這些人一個教訓,確立自己的領導威信,急忙召開了軍事會議。
“諸將皆以我懦弱畏懼劉備,今日誰敢領先鋒之令,前去與劉備一戰?”陸遜厲聲道。
“末將願往!”
“末將願往!!”
“末將願往!!!”
……
同時幾個聲音響起,一個比一個響亮,潘璋、淩統等十幾名戰將紛紛出列,拱手請命。陸遜環顧四周,最終選定了潘璋,說道:“文珪將軍可率兩萬兵馬,前去一探虛實,若不能勝,即刻退回。”
“不勝不歸!”潘璋自信的說道。
隨後,潘璋點起兩萬兵馬,傲氣的向著劉備的大營而去,此時劉備的大營駐紮在離南郡城二十里外,正在聚眾商議攻破南郡之策。
“報!潘璋率兩萬兵馬前來挑戰。”
劉備有點意外,自從對戰一來,江東始終採用保守的策略,他苦於應對無計,沒想到對方竟然發起了主動進攻,分明就是找死嘛!
“何人前去戰敗潘璋,挫其銳氣?”劉備問道。
“末將願往!”關興眼睛通紅的出列道。
“潘璋乃是一員老將,賢侄莫要犯險!”劉備猶豫道。
“當年我父遇害,正因此人。懇請聖上應允,關興定要斬其頭顱,為父報仇!”關興鄭重跪下,叩頭不止。
“也罷,興兒便去迎戰潘璋!”劉備點頭答應,有喊道:“苞兒!”
“末將在!”張苞應聲道。
“你一併前往,若是興兒有難,即刻救援,不可令其置險。”劉備吩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