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已至此,不妨尋求援兵,軍師可起襄陽之兵從後方攻擊,南郡諸葛瑾也不願彝陵有失,定會前來相助。”蔡文姬篤定道。
王寶玉眼前一亮,立刻點頭道:“這是個好辦法,我馬上寫兩封信,立刻送出去。”
事不宜遲,王寶玉提筆寫信,派信使火速送往兩地,只是他並不知道,諸葛瑾聽說許褚兵發彝陵,整肅起三萬大軍,由大將韓當帶隊,已經向著彝陵趕來。
襄陽那邊,陌千尋透過幾次偵查,確信許褚大軍不是詐退,也率領三萬大軍,前來救援彝陵。
“寶玉,我曾聽說,當年劉備江東遇險,便是尚香郡主才讓他得以逃回。”蔡文姬說道。
“我是當事人,確實有這麼回事兒。”王寶玉點頭道。
“衝兒尚在彝陵城中,何不讓他出面,穩住許褚大軍?”蔡文姬建議道。
“唉,說實話,我真心喜歡這孩子,懂事的讓人心疼。只是衝兒生性淡泊,不想讓他摻和過多。”王寶玉道。
“衝兒是我義子,我與他相依為命,勝似血親,又何嘗不會心痛?”蔡文姬道,“非常之時,要用非常之法,只有拖住敵軍,等待援兵,方為上策。”
王寶玉沉吟了良久,終於點頭答應,事情到了這個程度,王寶玉沒再隱瞞,將曹操臨終的那封信也拿了出來。
蔡文姬看過之後,大吃一驚,“未料到曹操竟也歸入彝陵,難怪衝兒白衣加身,守在浮屠塔下。”
“這件事關係重大,所以呢,除了衝兒,我跟誰也沒說,連姐姐也沒告訴她。”
王寶玉見蔡文姬發愣,以為她多想了,急忙解釋,不過蔡文姬微微一笑,拿起筆來,在曹操的那封信的結尾,仔細添上了幾句話:“許褚最為重義,待我哄騙他一次。”
“文姬,你這是幹什麼?”王寶玉不解道。
“可將此信在陣前交給許褚,且觀其變。”蔡文姬道。
王寶玉拿過信來,只見蔡文姬後加上的話是:操既歸彝陵,此地便是吾安居之所,若有人來攻,可讓虎侯許褚前來相助,仲康仁厚,與我恩重情深,只恨別離!
蔡文姬是模仿別人筆跡的高手,幾乎就跟曹操寫得一樣,分辨不出真假,何況這封信前面大部分都是真的,不會有人注意後面的細微變化。
王寶玉將信收起來,心中有了幾分底,等許褚看了這封信,興許就會不戰而退。
“文姬,要是因為你避免一場生靈塗炭,你可是功德無量啊!”王寶玉隨口讚道。
“我又不是和尚。”蔡文姬咯咯直笑,笑靨如花,王寶玉看著心動,忍不住吧唧湊前親了一口,若不是戰事連天,還真想與佳人纏綿一番。
南郡、襄陽起兵前來,許褚和賈詡當然得知了訊息,加起來六萬兵馬,不能小瞧。許褚總覺心力交瘁,就想即刻退兵。
可是賈詡不答應,他算定這兩股大軍前來,還需要三天的時間,而如果能加速將土石山堆成,衝進彝陵,予以堅守,兩股大軍也不可怕。
於是,賈詡和許褚商量,成敗就在這兩日,如果再有變數,立刻退兵,絕不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