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猜出主公欲給你封官,果不其然,那日宴上,主公向我提出,要讓你做他的伴郎,只是我以你遊手好閒,不懂法紀為由,推辭掉了。”諸葛亮道。
“伴郎?劉備又要結婚了。”王寶玉問道,在現代,伴郎就是站在新郎官旁邊的那個人。
“亂講,皇叔已有妻室,並無婚娶之意。”諸葛亮道。
“哦,這麼說是個官了,幹啥的啊?”王寶玉恍然,問道。
“就是常伴主公身邊,衛護其安全。”諸葛亮解釋道。
“明白了,你拒絕的對,我又不會武功,遇到危險都難以自保,更何況保衛劉備了。”王寶玉道。
“寶玉,並非我不願讓你做官,仕途險惡,我若有失,尚有你可伴隨月英,總不至於留下她孤單一人。”諸葛亮又解釋道。
“嗯,再說我也懶得做官,早晚是要走人的。”王寶玉隨口說道。
“又在胡說!”諸葛亮瞪了王寶玉一眼,又嘆息道:“自古宦官誤國,你頭腦聰慧,又別無他想,我是怕你走了歪道。”
王寶玉咧咧嘴,真是的,自己就是下面在三國時不行而已,怎麼當官也成了宦官呢?不過聽起來似乎也有道理,王寶玉點了點頭,反正還要回到現代去,自己不是這個時代的人嘛,但心頭還是忍不住一陣酸楚,不忍現在的好姐姐傷心掛念。
“先生,誰人也不及你在姐姐心中重要,還望擅自珍重。”王寶玉拱手道。
“且不說這些,此次前往襄陽,主公給你的身份,正是伴郎一職,在我勸說之下,你只是暫用此職,並不受官員律法所約束。”諸葛亮道。
“嘿嘿,這樣最好,有沒有薪水啊?給多少銀子?”王寶玉笑了起來。
“主公並未提及。”諸葛亮連忙擺手,王寶玉感覺遺憾,原來只是一個空頭銜,十分無趣。
劉備既然說了,王寶玉不敢不去,樊城可是劉備的天下,得罪不起,何況諸葛亮這一家人,也包括自己,此時都寄居人下。
接下了,王寶玉又詳細詢問此去襄陽都有誰,諸葛亮說,文臣有孫乾、糜竺、簡雍,武將則是關羽,還有一些牽馬墜蹬,照顧起居的隨從。
為了安全起見,諸葛亮還跟劉備商議,讓張飛率領一支隊伍,渡江而過,藏於漢江南岸,一旦發生危險,便可用以接應。
“先生,一旦發生危險,如何給張飛傳遞訊號啊?”王寶玉問起了一個關鍵性的問題。
“自是快馬傳遞。”
“如果晚上不讓出城,又該如何傳遞?”
“這……”諸葛亮倒是被王寶玉給問住了。
“嘿嘿,先生,我有一個方法,可以用來夜間傳遞訊號。”王寶玉嘿嘿笑道。
“請講!”諸葛亮眼前一亮,忙客氣道,王寶玉這小子,自從說是九天玄女的弟子之後,總會有些讓他意外的鬼點子。
王寶玉拿過筆來,畫了一張草圖,用紙糊成燈籠形狀,上面封口嚴實了,下面點火,這東西便會飛起來,飛上高空處,很遠的地方便可以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