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少勝過,天時地利人和必佔其一,如今曹操將此三者全部佔去,我等又將如何?”諸葛亮道。
“先生,你這是長別人志氣,滅自己威風,我已經推算出,此次跟曹操決戰,定然會取勝,如果此時撤退,劉備將永無出頭之日。”王寶玉道。
諸葛亮被王寶玉糾纏的有些煩躁,緊鎖眉頭說道:“你還是通知夫人及早準備,確保家人平安撤離。”
“先生,你看劉皇叔的氣色有無隱晦之色?”王寶玉提醒道。
“這個,倒是沒有。”諸葛亮思忖道,他反而覺得劉備面色紅潤,似乎要有好事臨門的樣子,問道:“寶玉,你莫非已有良策?”
“拿附近的地圖來。”王寶玉道。
諸葛亮從案臺下面拿出了地圖,王寶玉大致看了看,指著標註博望坡的地方道:“先生,曹操此次前來,必須經過博望坡,我們就在博望坡放一把火,燒他個人仰馬翻。”
“寶玉,如何又提此事,我早就告訴你絕無可行。”諸葛亮還以為王寶玉會說出什麼奇思妙想,原來還是想燒人家夏侯惇,所以略顯失望。
“先生,你讀書萬卷,豈不知兵不厭詐之理?你看這南道狹窄,且雜草叢生,進退兩宜。”
諸葛亮認真看了下地圖,帶有疑慮的問道:“曹操處能者頗多,即便設伏,敵軍豈會輕易中計?”
“你是擔心夏侯惇不會上當吧,依我看來,他一定會進入咱們的包圍圈。”
“怎講?”
“你想啊,夏侯惇上次在博望坡遭遇失敗,肯定想要一雪前恥,這就是人性。如果我們在博望坡擺下陣勢,他一定不會避開,相反還會發起主動進攻。”王寶玉分析道。
諸葛亮沉吟了片刻,似乎覺得王寶玉說得不無道理,又問:“即便將夏侯惇引到博望坡,又該如何對敵?”
“先生你看,博望坡北面是伏牛山,南面是隱山,西面是白石河,他要想進入新野,則必須要透過此處峽谷,我們就在這裡設下埋伏,使用火攻,他必然會落敗。”王寶玉儼然一個軍事家,指著地圖道。
“如果夏侯惇使用一字長蛇的行軍方法,首尾相顧,我們亦不能將其奈何。”諸葛亮似乎早就想到過這些,提出了不同的意見。
“那就將他們的一字長蛇截斷,分而食之。”
“我等兵力不足,怕是分兵乏力。”
“可以讓士兵們以一當十?”王寶玉道。
“如何才能如此?”諸葛亮興趣越來越濃,問道。
“如果要想儲存實力,當然是避免直接的正面短兵相接,最好用弓箭。”王寶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