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花與劍與法蘭西> 第一百七十八章 覲見與部署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七十八章 覲見與部署 (1 / 2)

就在總司令的命令下,法國遠征軍在在加里波利半島上登陸,並且以極快的速度開始搭建起臨時的營地,準備以這裡為基地繼續集結軍隊,然後進行下一步的作戰。

而土耳其的官員們,也欣然看到他們的盟國這麼快就將軍隊調集了過來,並且儘自己的努力來為這支軍隊提供方便的條件。雖然為了加快營地的建設,法*隊直接強行從周邊的村鎮當中徵集民夫,但是這並沒有影響到官方的高昂情緒——為了保住國家而做出的這點小小的犧牲,他們是完全不會在意的。

然後,在土耳其朝廷的熱情邀請下,遠征軍司令官特雷維爾元帥以及他身邊的一些高階軍官們,來到了君士坦丁堡當中。

他們在入城之前,就受到了盛大的歡迎儀式,元帥一行騎著高頭大馬,沐浴在潮水般的歡呼聲當中,一大群市民被集中了起來,對著這些帝國的盟友歡呼致敬,而土耳其的官員們更是畢恭畢敬,生怕怠慢了這些貴客,惹來外交糾紛。

而他們剛剛入城,蘇丹宮廷的官員們就馬上迎了過來,然後迫不及待地帶著他們前往蘇丹的寢宮託普卡帕宮覲見蘇丹以及帝國的重臣們。

穿過了城牆以及細密的街巷,這一群軍人們來到了恢弘的宮城前,高大的城牆聳立在他們的面前,被石頭堆積起來的塔樓和城垛俯視著大地,將蘇丹那些傳說中華貴無比的宮室隱匿在自己的身後。

儘管在如今這個火炮大行其道的年代,這些城牆的防衛能力已經頗為可疑,但是在親自矗立在宮牆之下時,人們仍舊能夠稍稍感受到一個曾經烜赫一時的帝國的威嚴。

在禮炮的轟鳴聲當中,宮牆下的大門緩緩地開啟了,前路重新變得暢通無阻,騎著馬的法軍軍官們緩緩地策馬前行,而兩邊分列著的土耳其宮廷衛兵們則同時向他們舉槍敬禮。

原本這裡的衛兵是蘇丹的禁軍,那些穿著土耳其傳統軍服,頭上戴著綴有羽毛的包巾帽子計程車兵們曾經是這個帝國偉大的軍事傳統的代表,在過去的幾個世紀裡面,那支由歷代蘇丹精心打造的武裝曾經戰功赫赫,可是在時光的流轉當中,那支禁軍終於不可避免地走向了腐化,並且利用自己守衛宮禁的權力而開始謀求政治地位,挾持了蘇丹和整個宮廷,最後不得不和帝國朝廷展開了殊死鬥爭,他們抗拒改革,並且殺死或者廢黜了幾任想要改變國家衰落軌道的蘇丹。

直到1826年,當時的蘇丹穆罕默德二世故意透過由重臣們組成的帝國議會頒佈了改革近衛軍的決議,然後以武力手段鎮壓了這些禁衛軍的叛亂,並且宣佈廢除禁衛軍團。在獲得部分宗教勢力以及部分支援改革的高階將領支援下,他利用自己新建的武裝,對禁衛軍進行了殘酷的、斬草除根式的清洗,而全國範圍內的禁衛軍餘黨也很快被徹底肅清。

也是正是在這之後,蘇丹宮廷內重新招募了一群衛兵,而且他們只擔任護衛和禮儀作用,再也無法干涉國內的政治。

在這些穿著歐洲式軍服、頭戴著紅色小氈帽的衛兵們的簇擁之下,法國的元帥和將軍們下了馬,然後跟隨著宮廷的官員們步行穿過了著名的崇敬門,來到了內廷當中。

從一個個庭院和滿載了寶物的寶庫旁邊穿行而過之後,他們一行人來到了一個寬闊的大殿裡面,這座大殿由二十二支圓柱組成的柱廊環繞在外,支撐著有懸簷的大屋頂,而這座宮殿的主人,此時正端坐在寶座上,靜靜地打量著遠道而來的客人們。

年輕的蘇丹坐在稍高的寶座上,表情平靜,他身穿著鑲有大量寶石的金袍,整個人都沐浴在了金黃色的光線當中,耀眼奪目,而放眼望去這裡到處都是華貴的飾品,天花板上被漆成了青藍色,以金色的星辰點綴,牆身的磚塊都是藍、白或青色的,並且配有珍貴的地毯及枕頭,大殿的牆壁上全都是各種各樣精美的工藝作品,蔚藍色的珠寶光華與金光爭豔鬥麗。而大殿另一側的牆壁上卻有泉水湧出,淙淙的流水聲讓大殿當中又多了幾分生活的氣息,這樣不計工本地炫耀財富,可以令到任何一個來訪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時不忘對蘇丹的權力感到敬畏。

放眼望去,在這一片珠光寶氣當中,穿著歐洲式和土耳其式禮服的人們濟濟一堂,這種場面之奢華宏大,比之杜伊勒裡宮內法蘭西帝國皇帝陛下的排場還要猶有過之,君主制的神聖性,不就是來自於繁瑣而宏大的儀式所帶來的莊嚴感嗎?

在司儀官唱名之後,跟隨著特雷維爾元帥前來的埃爾欣根公爵米歇爾內伊將軍等人單膝跪地向他行禮,對著這位異國的君主行了一個軍人的最高禮節,而特雷維爾元帥則躬了躬身,並且將自己手中的元帥手杖也垂在了地上。

這是事先就商量好的禮節方式,在古時候,在接待外國使者時,覲見大殿會舉行最精細的儀式,然後那些使者們要在官員偕同下親吻蘇丹下襬邊緣,而如今的法*人們可不想再重複那一套禮節,所以將軍們以覲見本國皇帝的常見禮節,而遠征軍總司令則乾脆連跪地都免了。

就這樣,在法國駐土耳其的使團成員的陪伴下下,特雷維爾侯爵和他部下的幾位將軍們來到了蘇丹的這座宮城當中覲見了如今奧斯曼帝國的至尊阿卜杜勒邁吉德一世陛下。

為了感激這些前來拯救自己帝國的法國人,同時展示自己的權威和財富,蘇丹刻意地準備了盛大的排場,並且穿上了華服盛裝,態度威嚴而又不失親切。他年紀輕輕,血氣方剛,一心想要讓自己的國家能夠一洗舊日的沉痾,從泥淖當中重新站立起來恢復祖先的榮光,可是垂垂老矣的帝國卻力不從心,每次都讓他頗感失望,所以他的尊嚴當中也不免多了幾分憂鬱和無奈。

然而,土耳其畢竟是已經衰落的老大帝國,影響力和國力已經是今非昔比,蘇丹給人的威勢也無法和之前他的那些震動整個歐洲的祖先們相提並論,雖然在表面上,元帥和法國的將軍們也都對蘇丹和他的大臣們禮節備至,但是內心當中卻並不顯得多麼誠惶誠恐。

當然,蘇丹和重臣們自己也都知道現在帝國已經不復當年了,所以也沒有對法國人的矜持感到惱怒,大家至少在表面上其樂融融地展示了盟友之間的應有友好態度。

“我十分感激我的兄弟拿破崙皇帝陛下,在這個危機時刻趕到這裡,為我們對抗最兇惡的敵人。”在最初的覲見禮行完之後,蘇丹十分友好地對這些法軍將領們說,“而你們這些遠道而來的客人,將是我國最為尊貴的貴賓,我們會以最高的禮遇來招待你們,也請你們盡情地享受我們慷慨的待客之道。”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