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人都有這種壓迫人心的天賦嗎?瑪麗暗自心想。
“已經夠糟了,女士。”這時候,一位商人苦笑了起來,“陛下這個決定,給了我難以承受的打擊……我現在都不知道自己的企業還能否執行下去了,只能祈盼這種暴風雨能夠早點過去。”
這位商人的話很快就引發了一陣附和,顯然很多與會者也和他一樣想。
和金融界不一樣,工業的製造企業想要完成訂單必須要使用各種原材料和半成品,越是複雜的成品就越需要物料的穩定供應,之前為了能夠順利完成政府的訂單,他們都備足了原材料,原本是想著能夠靠政府得到穩定的收益,可是誰又能夠想到,接下來居然要面對這樣的災難?
等不到原本以為一定會來的訂單,接下來就是原料堆積,資金流動不暢,甚至有可能造成資金斷裂,可想而知他們的心情會怎樣。
雖然根據芙蘭的描述,他只能把怨氣歸結到皇帝陛下身上,不再怪罪特雷維爾家族,可是這種怨氣和擔憂是怎麼樣也無法排解的。
“真的很抱歉,為了突然性,我們不得不到此時才通知諸位……”芙蘭站了起來,然後向每個人致以歉意。
她這樣的美貌,再配上楚楚可憐的樣子,原本足以打動任何人的心,可是商人在面臨損失時的慘痛,足以使得他們無視美貌了。
“就算是為了突然性,也沒必要這麼折騰我們吧……”不少人還是怨言不斷。
“特雷維爾小姐,恕我直言,這是一場災難……”有人甚至直接激動地表達了憤怒,“我們明白,皇帝陛下的意志無法更改,帝國的需要高於一切,如果帝國有需要,我們願意為帝國獻出每一個蘇,可是我們的企業如果因此而執行不下去了,那會發生什麼?那會有許多人失業,會造成經濟上的災難!這難道對國家有利嗎?”
“對!”“對啊!”他的話激起了其他人的共鳴,大家也紛紛附和。
儘管這時候已經是群情激憤,但是芙蘭卻不慌不忙。
“您說得對……情況確實如此。甚至大臣閣下也是這麼看的。他認為,如今帝國剛剛穩定,經濟重新繁榮,那麼就應該小心地呵護這種繁榮,不能再讓國家面臨大規模失業的窘境,因為大規模的失業就意味著經濟危機,經濟危機就意味著民眾的信心受挫、衣食無著……而這一切就意味著隨時都有可能爆發的革命!之前的王朝不就是因為革命而崩塌的嗎?難道我們能夠目睹這樣的情況再在帝國發生?不,不行!”
芙蘭突如其來的話,讓所有人都驚呆了,一下子原本群情激憤的他們都不得不噤聲了,因為他們沒有想到,原本應該是堅決為帝國辯護的她,居然顯得比這些商人自己還要激進,居然上綱上線到了“大規模失業可能會引發可怕的革命”上面去。
不過,回過神來之後,他們又紛紛覺得這樣說太對他們的心思了。
不管怎麼樣,嚇唬下帝國政府總歸是沒錯的。
“對,您說得對!”他們紛紛表示贊同。“我們不能再讓帝國冒革命的風險了。”
“難道大家之前還沒有見識過革命的暴烈嗎?”芙蘭再問了一遍,“難道大家還想看到革命嗎?”
“我們不想。”坐在這群人中間的大商人歐仁施耐德站了起來,附和了芙蘭的話,“所以,特雷維爾小姐,請您向大臣閣下陳情吧,我們不反對帝國政府的任何決定,我們只是想要請帝國政府考慮到這種突然措施可能面臨的風險……”
“陳情吧,女士!”其他人也再度附和。
歐仁施耐德,因為早早地就向特雷維爾家族投降,並且和特雷維爾小姐關係良好的緣故,他早就知道了其中的內情,因而其實他很久之前就開始進行了準備,他原本不用受到太大的衝擊,之所以他這時候站出來挑頭,本身就是出於配合這位女士的考慮。
經過多年的經營,施耐德家族的企業已經成為了法國最大的製造企業之一,他們也在行業內確立了一種極高的威信和地位,他站出來表態,自然更加能夠引導其他人的情緒,讓會議按照芙蘭想要走的方向走下去。
當然大家其實心裡也清楚,依附於特雷維爾家族的企業同樣也是行業內的巨擘,只是沒有人膽敢在這種地方提及而已。
在嘈雜的聲音當中,芙蘭靜靜地端坐著,好像在認真地聽取每個人的意見似的。
“大家不用擔心,你們的心情我是十分能夠理解的,我也一定會將諸位的憂慮轉達給大臣閣下的。”片刻之後,她才不緊不慢地說,“而且,請大家放心,經過這些年的合作以後,他十分感謝大家為帝國的鐵道事業所作出的貢獻。在這種危機情況下,他絕不會袖手旁觀,坐視大家的經營陷入困境,也絕不會願意看到你們的工人陷入失業風潮,落到衣食無著的境地……”
她這麼一說,人們立刻就安靜下來了,然後看著這位女士,彷彿是大臣閣下本人親臨一樣。
因為這突如其來的打擊,眼下大臣閣下已經成為了他們的救命稻草,她一說大臣閣下能夠提供幫助,其他人自然高興極了。
“在這樣的危急關頭,大臣閣下認為行業互助勢在必行。”在眾人的注視下,芙蘭繼續說了下去,“他也願意投入資金,為諸位度過難關、維持經營提供應有的幫助。”(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