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花與劍與法蘭西> 第八十二章 皇儲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八十二章 皇儲 (1 / 2)

已經是七月的好時節了。仲夏的風在林間草地四處遊蕩,輕輕拂過每一處景色,噴泉中湧出涓涓清泉,也給大地帶來了絲絲涼意。

這確實讓人感到舒適愜意的好去處,就連空氣裡都好像都瀰漫著小提琴的旋律,讓人不禁想要沉睡其中。

但是在座的幾位當中,卻沒有人有心情欣賞這一片美景。因為,在1848年洶湧澎湃的狂潮面前,整個哈布斯堡帝國正處於風雨飄搖當中。

在3月13日,得到了法國二月革命的勝利的鼓舞之後,奧地利帝國首都維也納發生了暴亂,時任首相的梅特涅親王被迫出逃。而在5月15日,對王朝仍舊不滿的維也納人民再次發動起義,迫使奧皇及其皇室在5月17日由維也納逃至因斯勃魯克。

此時此刻,在這種險惡的形勢之下,龐大的中歐帝國的統治者們又怎麼能夠安下心來欣賞這一片美景呢?

“殿下,我們一定要把那些不知好歹的普魯士人給碾個粉碎!”

在一個沉思中的青年人面前,在外交界卓有名望的費利克斯施瓦岑貝格先生對他大聲疾呼。

他穿著精緻的禮服,一頭略有花白的捲髮被梳理得十分整齊。然而雖然他的言談舉止間極有外交官的派頭,但是他此刻的表情卻十分激動,絲毫沒有外交官平常的那股沉穩。他的家族是波西米亞人,卻成為了奧地利皇室最為倚重的貴族家庭之一,雖然看上去很奇怪,但是在這個年代倒也屢見不鮮。

“殿下,就在此時此刻,這些陰險的普魯士人,正在德意志各個邦國中私下串聯。打算利用最近的不幸事件作為自己的籌碼,想要趁我們無力的時候排除我們在德意志的影響力。他們打算建立一個將我們排除在外的德意志聯盟,他們滿以為暴民能讓我們束手就擒!這些無恥之徒,我們絕對不能讓他們的圖謀得逞。”

【費利克斯施瓦岑貝格(FelixzuScharzenberg,18001852),出身于波西米亞貴族名門,祖上一直為哈布斯堡皇室效力。

1804年,第五代施瓦岑貝格親王的第三個兒子卡爾菲利普因為戰功卓著,被皇室特封為親王,後成為反法同盟總司令,並於1813年率軍打贏了萊比錫戰役,迫使拿破崙皇帝第一次退位。所以施瓦岑貝格家族在這個年代同時擁有兩個親王支系,是哈布斯堡帝國最傑出的名門貴族之一。

費利克斯•施瓦岑貝格是第六代施瓦岑貝格親王的次子,1818年加入奧地利陸軍,1824年進入外交界,先後在奧地利帝國駐葡萄牙、俄國、法國、英格蘭、撒丁和兩西西里王國的駐外使館任職。

1848年,法國興起的革命蔓延到奧國之後,他力主對暴亂者實施鎮壓,在11月他接替梅特涅出任首相兼外交大臣,12月擁立弗蘭茨約瑟夫取代有智力低下的斐迪南一世為奧地利帝國皇帝。

他具有極端強烈的意志和保守傾向,十分反感普魯士對奧地利在德意志國家中優越地位的侵蝕。在1848年冬天起擔任首相之後,在1850年11月他強迫普魯士暫時放棄了排除奧地利建立小德意志的設想,和普國簽訂了奧爾米茨條約,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威廉四世在軍事威脅下被迫對奧國稱臣。

他於1852年死去,青年的弗朗茨約瑟夫皇帝對此大為悲傷。】

聽到了中年人的呼聲之後,青年人端正地坐著,微微皺著眉頭,沉吟不語。從內心底裡,他並不願進行如此耗費腦力與精力的國務活動,更不想天天去與人討論什麼無趣的普魯士人或者俄羅斯人。但是,他沒有權利逃避這一切,只能安安靜靜地坐著,聽著他未來的臣僚的陳詞。

因為他是奧地利帝國的皇儲弗朗茨約瑟夫,註定要繼承垂垂老矣又盛名顯赫的哈布斯堡家族的祖業,註定要統治這個龐大的中歐帝國,所以即使只是個還沒有脫離稚氣的十八歲的青年,他仍舊只能抹殺自己的一切天性,努力去扮演一個統治者,一位皇帝。

因為年紀的關係,此時他的面孔既像是少年又像是青年,既精緻又多了幾分通曉世事之後的沉思,金棕色的分發同樣梳理得整整齊齊,好像是要努力讓自己顯得更加成熟一般。

他會說十幾種語言,但是卻沒有一種思想;他只想著守好祖業,但是想不出讓它適應新時代的辦法,只能在默默的嘆息中以一種沉默來堅守著,彷彿是帝國的守夜人。

除了在某些以他妻子為主角的電影和某些架空中以賢君出場之外,他並沒有令人銘記的成就,更沒有在歷史上並沒有什麼好名聲——對一位有志於名垂青史的君主來說,還有什麼比這種“吹捧”更為傷人的呢……?

好在,在現在這個時候,我們這位正處於風華正茂、意氣飛揚的青年,弗朗茨約瑟夫馮哈布斯堡殿下是不會知道自己正面臨此種命運的,這是他的幸運,抑或是他的不幸。

“我們現在還沒有精力去管他們。”沉默了片刻之後,青年人給出了自己的回答。“我們得把自己家裡的家務事先料理完。此刻我們先要將各處的亂賊一一平定,然後才能去管外面的事。”

“殿下,德意志的事就是您的家務事!就算神聖羅馬帝國已經不復存在,奧地利帝國也必須在德意志境內說一不二,決不能放棄它的應有地位!”費利克斯施瓦岑貝格嚴肅地告誡這個年輕人,“如果我們放棄了德意志,那麼帝國就什麼都不是了……”

聽到了這位大臣滔滔不絕的新一輪諄諄告誡之後,皇儲殿下本能地就感到一陣厭煩,但是隻能無可奈何地繼續聽了下去。

“雖然帝國之前曾面臨著莫大的危機,但是我們終究已經挺過來了,帝國軍隊已經調集完畢,很快您就可以重新肅清帝國的首都。而溫迪施格雷茨親王,和馮海瑙男爵他們將會為您平定整個波西米亞和匈牙利,就算那裡還有一些死硬的抵抗分子,終究也不過是時間問題而已,他們活不長的。為君者必須高瞻遠矚,您不應該只執著於眼前的禍端……”

【指溫迪施格雷茨親王阿爾弗雷德坎迪杜斯溫迪施格雷茨,(AlfredCandidus zuindischGraetz,17871862),此人也是波西米亞貴族,家族為哈布斯堡皇室效力,從1804年開始即加入到帝國軍隊當中,參加了後來的歷次反法同盟戰爭以及萊比錫戰役。

1848年3月,他參與鎮壓維也納暴亂,1848年6月波西米亞地區發生暴亂,親王夫人被流彈所殺,親王遂帶兵血腥鎮壓了暴亂,宣佈整個波西米亞戒嚴。他被一些自由派團體稱為“布拉格的劊子手”,1848年10月被晉封為帝國元帥。

和朱利葉斯雅各布馮海瑙,(JuliusJacobvonHaynau,17861853),德意志黑森選帝侯的私生子,早年即加入了哈布斯堡帝國軍隊,參加了整個拿破崙戰爭。

在1848年暴亂中,作為帝國軍隊的將領,參與到了鎮壓匈牙利和義大利暴亂的行動中,以堅決和殘忍著稱。因為被稱作“阿拉德劊子手”、“佈雷西亞的鬣狗”。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