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日京城中很是熱鬧,聽侍女們說,這是各地藩王都來了京城,來參加這傳位大典。蘇曉雅待在宮裡,未曾外出,北野軒也忙得時時都見不著面,便也只能從侍女們口中聽到這些訊息。
這日北野軒回到寢宮,蘇曉雅就連忙問道:“皇上這是已經在籌備傳位大典一事了嗎?”
“傳位大典已經準備得差不多了,過兩天便舉行,不過明日倒是有個大型宴會,皇后你去嗎?”
“嗯?什麼宴會?”
北野軒耐心的解釋著:“現在各地的藩王都差不多到齊了,是該舉行個宴會接待一下。”
“那皇上為何問臣妾要不要去?這個宴會臣妾可以不去嗎?”
“那是自然,朕知道皇后不喜歡如此正式和吵鬧的場面,所以皇后若是不願意去,那便不去。”
雖然已經習慣了北野軒這樣,總是毫無理由的寵溺自己,但是每當這樣,蘇曉雅還是忍不住的羞澀,她本想答應下來,轉念又想到,自己是一國之母,是一國的皇后,這樣不給面子,似乎有失大體,難免會讓那些藩王們笑話。
“可臣妾作為一國皇后,若是不去,豈不是讓眾藩王們抓到了把柄,還不利於皇上您的威信。”
“皇后你就放心吧,有朕在,誰敢放肆?這種小場合,皇后還是留房休息吧,別傷了身子才是。”
蘇曉雅點頭:“那臣妾就聽皇上的。”
第二日一早,北野軒便起床離開了,當蘇曉雅起床時,北野軒已不在寢宮,侍女正進屋,伺候蘇曉雅起床。
“皇上已經去宴會上了?”
“回皇后娘娘,皇上今天一早便去宮殿了,皇上臨走時說,讓皇后好好休息。”
蘇曉雅不再多問什麼,想了想,還是決定去見見那些王妃們,以免王妃們背後說她皇后不易近人。
北野軒帶著幼子參加的這宴會。
“今日你全程跟著朕,朕要帶領你前去認識各位宗親,如此一來,才能得到各地方勢力的支援,以穩固大權。”
幼子雖內心有些慌亂,生怕自己表現差了,讓宗親們笑話。但是他也儘量表現得很平靜,讓自己看上去不那麼緊張。
幼子有些不太穩定的語氣回答到:“是,父皇。兒臣明白。”
北野軒看出了幼子的緊張與不安,隨即小聲說到:“別緊張,不用擔心,有朕在。這種場合,表現得隨和一點,又要隨和中透露著莊嚴,讓人望而生畏,才能令人臣服。”
幼子當然也深知其中的道理,想要做好一國之主,就必須得讓各地方封侯都認可自己,才能總領一個國家,守好一方國土。
北野軒一一向幼子介紹各位宗親,各位宗親也都以禮相待。
“早就聽說這幼子是年少有為,今日一見,果然氣宇非凡,皇上這是教育有方啊,恭喜皇上。”
“是啊,皇上這傳位大典舉行後,便也可以放心退朝,早享清福了啊。”
“聽說幼子憑一己之力,整理朝政,小小年紀便替父擔憂,幼子真是才華出眾。”
……
這一聲聲,皆是各宗親們對幼子的認可,北野軒聽到這一片片對幼子的讚揚聲,也是十分的滿意,看來真是自己教育有方,哦不,也是皇后的教育有方。
幼子的表現也算得上是大方得體了,他漸漸習慣了這種場合,也學會了主動與宗親們交流,聽到別人誇獎時,也表現得謙虛不做作。
北野軒繼續帶著幼子認宗親,在進過齊王和趙王時,他停下腳步,身後兩步的幼子叫到跟前:“幼子你過來,這兩位是齊王和趙王,齊王和趙王與皇室有較親的血緣關係,也是如今地方藩王中,威信較大的兩位。”
幼子向前兩步,站到北野軒身旁,表現得十分有禮:“齊王、趙王,小輩久仰二位大名。”
齊王和趙王是全程看著幼子,絲毫沒把北野軒放在眼裡,心裡頭只想著:“就這小屁孩,還想治好一國朝政,這皇上可真是天真。”
北野軒自然是看到這一幕了,他自然也知道齊王和趙王的不滿,他們倆是最大的皇親國戚,雖說他作為皇上當然是不怕他們倆的,但是現在正是為幼子拉攏勢力的時候,也不可隨便得罪這些和宗親,只得不說什麼。
誰知,齊王和趙王竟越發的過分,齊王看了看幼子,又轉頭看了看身旁的趙王,心裡謀算著小算盤,半天才開口到“這就是皇上你選的繼承人?下一任的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