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闆,來一份瘦肉羹。”一位客人站在鋪子前喊道。
老闆見有客人來,便不再與景牧聊天,起身招呼客人去了。
景牧吃完一份瘦肉羹,去了一筆堂書鋪。
彼時一筆堂人滿為患,雖然之前出了血案,多多少少都有些不吉利,但誰讓一筆堂地理位置好呢?
附近幾條街只有他這一個書鋪,且他家賣的書還是南疆其他鋪子所沒有的。
有時候,少不得不住在這幾條街的人也會過來看看。
所以,即便是最冷清的時候,人也不少。
不孤計劃著準備再找個人,店裡生意好的時候,加上他才三個人,有時候委實忙不過來。
但這個鋪子又不單單是個鋪子,所以就算是招人,也要謹慎,斷斷不能招一個吃裡扒外的人,以免壞了公子的大事。
景牧隨手翻看了一些論策,拿了幾本名家的論策集與幾本雜書,如:《閔朝地域風情志》、《論江南水田》、《北疆民俗》等。
他將這些書搬到櫃檯道:“老闆,結賬!”
不孤將算盤打得飛快,將景牧搬來的書的價錢一個個加起來:“五兩銀子。”
然後十分麻利的將書包起來,又拿了一份信箋裝到裡面,十分熱情的道:“這是本店新出的信箋,送客官一份。客官慢走,歡迎您下次再來。”
不孤的動作並沒有引起其他人的注意,便是在景牧身邊的客人看完了整個過程,都沒有覺得不對。
老主顧都知道,一筆堂的掌櫃十分大方,向來愛時不時的送客人一些東西。
景牧道了謝之後,出了一筆堂,在無人之處,拆開書包,拿出裡面的信箋,一張張的翻看,不出意外找到了一張帶字的。
景牧看完之後,將其撕碎,直至絕對不可能復原看清上面的字之後,仍然十分謹慎的將紙屑分了好幾個地方扔掉。
程筠墨來到南疆最大的木頭市場,一連詢問了許多家店鋪,都不買松木。
松木產於北疆,千里迢迢運到南疆,耗時費力不說,還沒有人買。尤其是眼下時興用慄木做牌位,連棺材鋪子都不買松木了,自然少有店鋪會賣。
程筠墨去了大約有三四十家店鋪,愣是沒有一家賣松木的。
程筠墨萬萬沒想到她重建楚族宗祠的第一個阻礙,不是玉家,也不是她沒有耐心。
而是買不到木頭!
難道她真的要為了幾塊木頭,千里迢迢跑去北疆?
開什麼玩笑?
這一來一回,恐怕她及笄禮就快要到了吧?
程筠墨無奈,與最後一家木頭鋪子的老闆商議道:“老闆,你都是去哪裡進木頭的?可否替我進幾塊松木?”
“姑娘啊,我們是小營生,進的木頭都是周圍村莊的農夫從林子裡砍斷送過來的。”店鋪老闆道。
許是看程筠墨真心想要松木,便建議道:“離南疆不遠之地,便是閩南。閩南程家擅雕刻,又是世家,因而閩南也興買木頭。”
“姑娘若是實在著急用,不妨去閩南碰碰運氣。若當真不行,再去北疆也不會遲。從南疆到閩南,一來一回,也不過是一個日夜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