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四三章終章
電影一開始,是江夏出生的鏡頭。
鞏杉拍的紀錄片,對江夏小時候記的非常清楚。
包括江夏為什麼不討人喜歡,為什麼要出國多次學習,當然也包括了江夏的家庭背景。
在拍攝紀錄片的時候,鞏杉有考慮過要不要把江夏顯赫的家庭背景加上,最終還是決定遵從事實,加上。
這是紀錄片電影,不是電影,紀錄片要遵從事實。
所以,江夏的家庭背景就在前期加上了。
電影把江夏小學初中都演了一下,包括江夏在某大院裡亂跑,在電視臺四處亂竄,家學淵源。
然後就是出國求學的經歷。
鞏杉也在其中加了自己的角色,這是必須要出現的重要角色,兩人青梅竹馬的事情,已經不是新聞。
在國外求學歷程中,程馨也加入進來,當然還有重大的轉折,江夏逃避的事實。
之後,江夏去米國求學。
這段經歷,是鞏杉所不知道的,也是拍攝最簡短的,安妮給補充了一些,卻也補充不完全。
鞏杉也去找過安德烈和傑西卡,這倆人也沒有補充太過詳細,安德烈還是幫著江夏隱瞞了一些,但也補充了不少江夏與安妮媽媽的事情。至於傑西卡,她就沒具體補充自己跟江夏的某些事情,直說了兩人認識的過程。
再之後,就是江夏在澳洲的經歷。
只用了具體的事件,說了江夏的入獄經歷,以及出獄。
整個過程,用了五十分鐘,講述了江夏入獄前的經歷。
不得不說鞏杉拍的很用心,找的演員也都跟江夏有些相似,演技上雖然有缺陷,但紀錄片對演技要求並不是很高,大致能演出來感覺就可以。
成年的江夏,是張羅夫親自出演。
作為一個導演,張羅夫會演戲,但他從來沒去演過戲,只是一直本本分分的當他的導演。
這回被趕鴨子上架當演員,也是因為這部紀錄片的特殊性。
只有張羅夫來演成年版的江夏能讓所有人接受,其他任何人來演江夏,都會感覺怪怪的。
青少年版的江夏,是程馨找來的演員,總體還算能讓人接受,而且戲份不多。
少年版的江夏,是張羅夫的兒子,江夏的親孫子出演,也算傳承了一下。
張羅夫扮演的江夏出場,就是鞏杉工作室的時期。
在紀錄片當中,解析了很多江夏在製作作品的原因,還有如何準備拍攝的過程,還有與張芃芃、鞏杉、尤芳菲的關係。
江夏看到這裡,轉頭問道:“這片子總共多長時間?”
“兩百四十七分鐘。”鞏杉說道,“我準備分為上下兩集來播出。”
“分為五集跟更好一點。”江夏認真的說道。
“也可以,上架前再說。”鞏杉點頭。
“別說話,好好看。”程馨說道。
江夏閉嘴,認真看紀錄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