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文鳳好奇問道。
“蘇燁。”
周玉良介紹到道:“華國醫的徒弟,也是中醫推廣和發展計劃的執行人。”
“嗯?”
於文鳳頓時皺起眉頭,說道:“中醫推廣和發展計劃我倒是聽說過,但是怎麼會有一個這麼年輕的執行人?”
“呵呵。”
周玉良呵呵一笑,說道:“你可別小看蘇燁,這個職位可是他用他自己的能力爭取來的,之前國家釋出的中醫招生的計劃,以及中醫師帶徒的政策都是他提出來的,而他提出來的這兩個政策,為國家增加了75萬名新加入中醫的人才!其中直接具有醫術能力的五十萬。”
這話一出。
十大國醫全都一驚。
還有這事?
這個小子不簡單啊!
“50萬,這個數字很嚇人啊。”
萬成陽驚呼道:“我記得之前的統計,全國上下只有五十萬名左右的中醫人才,好傢伙,一下增加這麼多。”
其他國醫點點頭。
如果蘇燁真是這兩個計劃提出者,那他無愧於中醫計劃執行人這個身份。
“介紹完了。”
周玉良看向蘇燁,說道:“說說吧,你有什麼意見?”
“三位前輩。”
蘇燁問道:“雖然在此之前我已經單獨跟三位前輩見過
面了,但是我今天還是想要問一句,你們是不是認為無論給予你們什麼樣的政策和資金,無論得到什麼樣的扶持,只要別人無法深入瞭解你們所代表的醫學體系,無法瞭解你們的治療效果,你們就無法將你們的醫術體系持續的傳承下去?”
三人同時點頭。
“那麼,你們想要的是不是擴大傳承,而不侷限於你們本族的人,也可以讓其他民族的華夏人學習?”
蘇燁再問。
三人一震。
他們似乎是意識要蘇燁這兩個問題的關鍵點在哪裡了。
也就是說,無論是苗醫、蒙醫還是藏醫,要持續的傳承下去就必須要讓外人去深入的瞭解他們的文化,只有瞭解了他們的文化才能學進去。
就像是外國人想要學習中醫,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深入瞭解中醫的文化,否則就算照本宣科的學習,他們也根本學不會學不懂。
那麼,有多少人願意為了學習醫術,而去深入的瞭解他們所屬種族的文化呢?
如果要增加大家的動力,那勢必要更大擴充套件影響力,這一戰更要進行。
心念及此。
三位國醫更加堅定點了點頭。
無論如何,必須一試。
縱然無法肯定最終結果的好壞,也不能不去做。
這是他們能為自己所屬體系盡的最後一份力了!
“我明白了。”
看到三人決絕的眼神,蘇燁瞭然的點點頭,對周玉良說道:“我沒有意見。”
他知道。
事情到了這個地步,已經無法改變了。
站在三位國醫的角度來看,戰國醫確實已經是最好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