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82章 青衣使 (2 / 2)

穆晟道:“朕也覺得處理大族長要慎重,這代表我朝對南疆諸國的態度,朕現在就下旨召集青衣使拘捕二人。”

穆晟招來內廷總管,吩咐道:“楊謹,快去宣檢事校尉卞虎入宮。”

楊謹稱諾,一路小跑去往殿外傳旨,霍相等人見事情已經推進下去了,也就告辭離去了。

穆晟嘴裡輕輕唸叨著“青衣使……”

穆晟在繼位前,還是對大晉的官僚系統有所瞭解,唯獨對這個青衣使只知道個大概。

青衣使算是帝國暗衛,有點明朝錦衣衛那個派頭,表面上聽從九卿之一的衛尉指揮,實際上就是在下面掛個名而已,長官是檢事校尉,直接對皇帝負責,平時行動都是皇帝口諭直接讓他們去辦差,一切行動根本不透過朝廷,職位任免也是皇帝說了算,外朝官員也根本指揮不動他們,其實聽檢事校尉這個名字就知道,青衣使就是一個半軍事化組織。

這就是為啥穆晟登基第一件事,左丞相霍錚就急著讓他下令青衣使辦了張道靈他們,霍相要是能指揮得動青衣使他早就下手了,根本不可能等到現在。

青衣使最早是晉國曆史上第一位稱帝的晉國君主,始帝,晉武王在位時期所設立。

青衣使成立之初是專門用來針對關東七國收集軍事情報的組織,直至三世皇帝上臺後就對青衣使進一步改造完善,統一天下後,青衣使也承擔了一部分監察各地官員的職責,有一定的執法權,有點後世錦衣衛的影子,但權力遠不如巔峰時期的錦衣衛。

此時外宮迴廊中,檢事校尉卞虎跟在引路的宮人身後一路快步去覲見皇帝陛下。

檢事校尉卞虎,其人四十多歲出頭,國字臉,平日不苟言笑,他曾經是先帝的心腹愛將,如今新君繼位,一朝天子一朝臣,他能不能保住自己的位置,就看今天的表現了。

卞虎剛到章臺宮前,大殿外一直等候他的寺人就引導其去覲見新皇帝,他深吸一口氣,正了正衣冠,就跟著宮人入宮去也。

卞虎微微抬頭看了一眼新君,又趕忙低頭上前大禮參拜道:“臣卞虎,參見吾皇萬歲。”

這位新皇帝他也就在登基大典上遠遠看過一眼。

今日穆晟也是第一次見到青衣使的負責人,他也不急著下令抓捕要犯,先跟這位檢事校尉攀談一番具體瞭解一下青衣使是如何運作的。

穆晟索性開門見山道:“卞卿家,朕也是初登大寶,對青衣使很多事情不太瞭解,卿家可為朕解惑一二?”

卞虎一聽,精神一震,說道:“啟奏陛下,微臣自會向陛下詳細稟報我青衣使的現狀,青衣使自武王設立至今已經快六十年了……”

經過卞虎一通仔細講解,穆晟對青衣使的瞭解又更深入了幾分。

青衣使除了替皇帝監察百官,還要查探民間奇聞軼事,鎮壓民間遊俠以武犯禁,其實主要就是針對修士,這幫人個人實力強悍,一般部門確實拿捏不住。

當卞虎提到百狩時,穆晟問道:“這個部門朕倒是有所耳聞,朕在做皇子的時候,聽說這個部門是專門用來對付修士的?”

卞虎微微頷首道:“確如陛下所言,實際上百狩的歷史比我們青衣使的歷史還要長的多,最早百狩叫聚仙館,是梁國第七任國君,梁宣公所創立,意在接收民間修為高超的修士為國效力,創立至今差不多有六百多年的歷史了。”

“列國時代,諸國大多都有這樣的組織,直至惠公執政後,聚仙館更名為百狩,百狩在國內培養修士,資助其修煉,專門為國君效力對付敵國修士之用,如今百狩內部有文山閣,有三侯坐鎮其中,三侯皆是四相歸一境大能修士,都是我大晉的柱石,後來百狩便併入我青衣使內部歸青衣使指揮,直接聽命於皇帝。”

穆晟聞言,心中微微一驚,這會他終於知道當時隨先帝東巡時,他就隱約感覺到東巡隊伍裡有四相歸一境的高手隨駕,沒想到居然是百狩文山閣的人。

穆晟道:“朕倒是很想見一見我大晉的三位柱石是何等樣貌。”

卞虎道:“啟稟陛下,微臣這就去召喚文山閣三侯前來覲見吾皇。”

穆晟微微頷首,卞虎告退後,他想起卞虎解釋的青衣使與百狩的關係與部門架構,還挺有意思,其實這百狩成立六百多年以來,有點像是朝廷養出來的一個修士門派了,只不過他們是專門為朝廷效力的門派,跟江湖上傳承了上千年的修士門派差別很大,可以說是正兒八經的朝廷鷹犬。

百狩每年都會在民間蒐羅有修行潛質的孩子送去百狩培養,百狩內部待遇一切跟自己的修為掛鉤,最低等的為百狩獵者,中低層百狩修士都是這個級別的。

在上一層,修到天師級修為,百狩修士就會授予百狩使的稱號,並受封帝國鐵鷹劍士爵位,相當於百狩內部的高階爵位,食邑五百戶,待遇等同於縣侯,相當於伯爵。

百狩使級別的修士若是修到四相歸一境,也就是天尊境修士,直接受封萬戶侯爵位,食邑三萬戶,實際待遇相當於公爵,這待遇很多在戰場上立了大功的將軍們都拿不到,不過相比於四象歸一境修士的稀有程度,這待遇實屬正常,稀有人才肯定得給超規格待遇。

百狩成立六百多年以來也就培養出區區六位四象歸一境修士,除了自然隕落的修士,如今在世的便是文山閣三侯,他們經歷無數歲月,也經歷了數代晉國帝王的統治。

青衣使雖然名義上是百狩的上級部門,實際上百狩與青衣使內部的關係是比較獨立的,原因不難理解,就是百狩資格老,成立時間太長了,根本沒把這個成立才幾十年的上級部門放在眼裡,對此檢事校尉卞虎言語中也頗有些怨言。

百狩之所以併入青衣使,實際上也是皇帝制衡百狩的一種手段,百狩內部修士壽命悠長,頭上的最高領導國君都換了好幾十輪了,他們依舊是百狩修士,特別是文山閣三侯,資格老的都經歷了十幾代帝王了,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總不能換個人當皇帝,就換一波百狩修士吧?這不現實。

培養高階修士對於朝廷來說,實在太費時間,也太費資源,也不可能吸收外部修士替代百狩修士,那對帝國的忠誠度就很成問題,最後的解決辦法,就只能選擇權力制衡,在另起爐灶搞個職能差不多的部門分拆權力,就跟明朝三廠一衛的搞法一模一樣,疊床架屋,一層包一層,互相牽制監督,這樣上面的領導才放心。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