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儀仗來到宗廟,這裡已經有許多官員等候在此地,宗廟中皇室宗親也都到場了,現在的儀仗規格已經是皇帝出行的規格了,本來就是太子陪同皇帝一起來宗廟祭拜,如今“皇帝病重”也只能是太子殿下暫代天子行祭天儀式。
皇室一眾宗親見新太子殿下一身冕服步入宗廟,隨後宗親代表武信君帶頭上前見禮道:“參見太子殿下。”
他正是當年阿里穆臺大會上賭他戰車贏的那位六叔武信君公子慶,如今他作為皇帝一母同胞的親弟弟,也是唯一在朝廷裡任職的宗室子弟前來參見新太子。
武信君說不上多有權勢,沒法跟霍丞相那些朝廷重臣比,他也只是在宗正府兼職了一個閒差,專門管理皇室宗親子弟,如此他在穆氏宗親中威望還是頗高。
穆晟心思一轉,眼下他雖貴為太子,但是當儲君時間實在太短,也是勢單力孤,武信君是自己的親叔叔,應該得多向其示好,雖然歷朝歷代為防止皇室宗親覬覦皇位,宗親幾乎沒任何實際權力,在朝廷中的影響力幾乎可有可無,基本上是一幫吃閒飯的,但是有點支援力度,總比沒有強。
穆晟想到此處,上去行禮道:“六叔,好久不見,您老身體還好吧?”
武信君微微頷首道:“還好,還好,老夫本是習武之人,當年也是跟隨陛下南征北戰,身板硬的很。”
穆晟道:“六叔,這個我信,您老武信君的封君名頭可是實打實的,不像我當初全懶父皇恩寵,有名無實啊,孤在心裡還是很敬重六叔您的。”
武信君聽罷,心中一暖連連擺手道:“太子殿下謬讚,老夫這點微末之功不足掛齒,殿下,宗廟這裡一直是臣在負責管理,現在時辰已到,臣帶殿下去祭拜列祖列宗吧?”
穆晟聞言,頷首道:“那就有勞六叔了。”
武信君陪同太子走了一會兒欲言又止。
穆晟見狀,問道:“六叔您有什麼難言之隱嗎?”
武信君道:“太子殿下明察,我聽說陛下病重,有些擔心,殿下您知道我與當今陛下系一母同胞,從小玩到大,感情深厚,故有此一問。”
穆晟聞言,悲嘆道:“六叔,我理解你的心情,其實我也是剛剛從封地趕回京沒多久,說實話,直到現在我也沒見過父皇他老人家,我聽說父皇一直身居長樂宮,由國師親自照看,聽霍相國說,父皇身體狀況確實不妙,其餘的我也不是很清楚,現在內宮沒有霍相國的相令誰也不得入內探視。”
武信君聞言,長嘆一聲道:“多謝太子殿下告知。”
隨後一行人穿過重重宮門,宗廟中供桌上巨大的牌位,預示著晉國自開國以後的歷代先君,這牌位密密麻麻,一眼竟看不到頭。
晉國受封自大禹王朝禹威烈王在位時期,傳國至今八百多年了,歷代先君的牌位是擺滿了宗廟。
首先要祭祀的便是原祖姜氏部族首領騖宗,他曾是大禹朝開創者武王麾下戰將,後因戰功卓著被封為大夫,也是這個異世界晉國有信史記載以來最早的祖先,差不多也是前朝大禹王朝的開國元勳之一,穆晟面對騖宗牌位跪地恭敬的上香叩拜,對先祖牌位拜了三拜,上祭品。
祭拜原祖過後,公子慶與一眾奉常屬官員又引導太子殿下隆重祭祀的便是開國之君姜伯庸,他是晉國皇室血脈的直系祖先,也是奠定國家傳承最重要的先祖,其儀式隆重程度不下於祭祀原祖騖宗。
穆晟面對開國之祖姜伯庸牌位跪地恭敬的上香叩拜,對先祖牌位拜了三拜,上祭品,其儀式最為隆重。
祭拜先祖梁伯庸的牌位時,他想起這位傳奇祖先的生平事蹟與晉國起源,這位梁公姜伯庸才是奠定如今晉國基本盤的開創始祖。
八百多年前,姜氏騖宗的一支後裔傳到了姜芨這一代,世襲庶常吉士,次大夫,乃是大禹朝最低階的官員,姜芨原本是大禹王朝底層的世襲官員,年輕時才華橫溢,文武雙全。
禹昭威王在位時期,開國先祖姜芨協助天子開疆拓土,攻滅蠻族西夷拓地千里立有大功而受封伯爵,被天子冊封於梁地,國號梁,姜芨得爵號曰梁伯,封國不過方圓百里的彈丸之地。
梁伯之後梁國傳國近兩百七十三年,國事漸強,梁國幾代國君奮發圖強,拓地千里,實力不可同日而語,終於梁國從貧下中農,進階成了地主,在各諸侯中算是稍微有點話語權,直至第八代國君梁穆公上臺,梁國進入全盛時期,穆公時代也是梁國的黃金時代。
依次祭拜過歷代先君後,接下來要隆重祭拜的便是第十四代梁國君主,梁惠公穆子高的牌位,他是如今晉國皇室最直接的血緣祖先,如果不是他當初謀朝篡位,奪了梁哀公的王位,憑穆氏這一支梁國公室庶子的血統出身,哪會有如今的光景?晉國也是從梁國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
穆晟抬首看了一眼穆子高的牌位,心中暗自感慨了一番這位先王的生平事蹟。
梁國傳承至第十三代君主樑哀公姜午死於宮廷政變,梁國國君之位由權臣卿大夫穆子高篡奪君位而止。
梁國權臣穆子高本姓姜,其高祖父姜膾乃是第八代梁國國君,穆公姜堰之庶出子,因高祖父崇拜穆公的文治武功,遂以梁穆公之諡號為氏,從此稱穆氏,實際上還是梁國公室之後代,只不過祖上是庶出子,沒有資格繼承王位,只能在朝廷裡當個世襲小官。
直至姜膾之玄孫穆子高以梁國卿大夫身份篡位奪權後史稱梁惠公,因是梁國公室內部仇殺爭奪王位,梁國算是支系子孫篡奪了嫡系的王位。
惠公穆子高本是穆公一系的後代,子高篡位後並未引起梁國大臣們的激烈反對,強烈反對的大臣基本都被穆子高殺光了,當時又正趕上大禹王朝衰落時期,天子自顧不暇,也無力干涉梁國內政,國外又有中原霸主宋國的聲援支援,穆子高更是毫無顧忌的殺光了嫡系血脈,順勢坐穩了梁國君位。
梁惠公在位七年後遷國都至博城,改國號為晉,穆子高死後,諡號又改稱為晉惠公,雖說改了國號,遷都博城,史書上對晉惠公的記載還是多以梁惠公為號。
大禹王朝徹底衰落後,在這個禮崩樂壞的時代,君不君,臣不臣,各家諸侯互相攻伐之時家裡其實也不太平,千防萬防家賊難防,這個時代的各地諸侯要麼就是本家親戚篡位,要麼就是外姓權臣篡位,梁惠公穆子高便是本家親戚篡位奪權的代表人物之一,好歹晉國的血統還在姜氏一脈,勉勉強強也算說得過去。
晉國崛起,晉公改稱晉王后,史書上有時也記載晉國曆代先君為梁王,這也是對過去晉國起源的一種追溯。
此刻大晉的皇太子穆晟在他皇叔武信君公子慶耐心的引導下,祭拜了各位歷史上聲名顯赫的祖先,完成了祭祀宗廟的儀式,便上得車馬去往慶陽城郊外代皇帝主持祭天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