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83章 勸降 (2 / 2)

其實周建心中還是挺同情太子殿下的,鬧到如今這個局勢,是誰都不願意看到的結果。

太子嘆息一聲,隨後被周建安排到了一座營帳中看押了起來。

數後,太子與眾親信便上馬隨著周建便踏上了回京的路程,路上公子蘇自然也是向周建表面了身份,周建一聽幫他們勸降的神秘俠客居然是十幾年前被貶邊疆的公子蘇也是驚詫不已,只好也帶著他一起去了京城覆命。

數十日後,太子亂黨,太子、秦紹、劉瑜等數百人被周建壓入慶陽廷尉獄,等待候審。

此時慶陽宮大殿中,皇帝面若寒霜的盯著公子蘇,他是萬沒想到,公子蘇居然勸降了太子,此刻皇帝心中憤怒,但他又不能表現出來。

皇帝想了半,不動聲色,安撫道:“穆蘇,勸降逆太子有功,恢復宗室身份,正好晟兒已經受封去了外地,他原先的宅邸就賜給你吧!”

公子蘇跪地叩頭道:“謝陛下恩。”

“嗯!你退下吧……”

左丞相霍錚見公子蘇退出大殿,上前心翼翼的請示道:“啟奏陛下,右丞相崔琰參與逆太子謀亂,全家已經壓入廷尉獄中有些日子了,廷尉議罪,崔琰教唆太子謀逆,具五刑,腰斬,夷三族。”

皇帝聞言,後仰在龍椅上,他閉上了眼睛,問道:“霍愛卿,你不是去廷尉獄見過崔琰了嗎?他有什麼可的?”

霍錚沉吟半晌道:“啟奏陛下,崔琰,他臨死時前,想在見一見陛下您,您看?”

皇帝聞言,冷聲道:“朕不想見他。”

隨後皇帝又問霍錚道:“霍愛卿,對於崔琰的處理意見,你怎麼看?”

霍錚想起皇帝剛才的態度,心中暗自揣測了一番皇帝的心思,便進言道:

“陛下,廷尉議罪,符合國法律令,臣無異議,但是,臣覺得崔琰畢竟擔任右丞相三十多年,在朝中頗有聲望,與國家社稷,勞苦功高,此次逆太子事件,崔琰其實也是受到了逆黨裹挾,不得已,才參與謀亂,若是施以重刑,恐怕……”

皇帝聞言,這才睜開眼,微微頷首,語氣淡然道:“先帝二世七年,第二次中原大戰,我軍於平城一戰,大勝五十萬諸侯聯軍,先帝親臨前線勞軍,大軍回師途中,先帝突然駕崩,若非當年崔琰力挽狂瀾,服朝中重臣,擁立朕登上皇位,如今朕哪有機會繼承晉國曆代先君遺志,完成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統一大業。”

皇帝到這裡,扼腕嘆息一聲道:“念在崔琰過去有功於社稷的份上,免刑,賜其自盡,赦免崔氏全族,流配雲鄭”

霍錚聞言,頷首道:“陛下恩,臣這就去廷尉獄傳旨。”

霍錚帶著旨意直奔廷尉獄,自太極宮事變,霍錚應對有度,他更加得皇帝信任,實際上崔琰擔任丞相時間比他長得多,號召力在朝野內外,更是無與倫比,右丞相崔琰始終是壓著左丞相霍錚一頭的,如今隨著太子兵諫失敗,右丞相崔琰是徹底完了,崔家也跟著完蛋了,今後朝廷內外,他霍錚真就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即便皇帝任命了新的右丞相,也難以與他相提並論,實際上他今後就是獨相了。

廷尉獄中,當今堂堂的右丞相崔琰,披頭散髮,雙眼無神,似乎一瞬間蒼老了很多,他正在牢獄中等待自己的最終的命運審判,他很明白,當年他支援當今皇帝奪得帝位,迎來了自己與崔家三十多年的輝煌歲月,可如今隨著太子兵敗,一旦太子被廢,也就意味著他政治生命的徹底終結,崔家也會跟著他一起完蛋,奈何他與太子繫結的太深,逼不得已。

少頃,崔琰監牢中,霍錚前來頒佈旨意,眼見明爭暗鬥了十多年的政治對手就這麼完了,他心中也是唏噓不已。

霍錚上前道:“崔相國,陛下有旨意。”

崔琰聞言,老頭嘆息一聲,拖動著鐐銬跪在聖旨前,迎接自己的最終審牛

寺人宣讀詔令後,崔琰彷彿呆住了一般,不敢相信皇帝竟然只賜他一人死罪,還放過了他們崔家,崔琰知道,這是皇帝念著舊情,不然他們崔家肯定是滿門抄斬的下場。

霍錚提醒道:“崔相國,還不快謝恩。”

崔琰老淚縱橫,連連向聖旨叩頭道:“謝陛下,老臣叩謝恩,老臣罪有應得……”

霍錚見此,長嘆一聲道:“崔相國,臨死之前,您老還有什麼話要?”

崔琰緩緩起身,問霍錚道:“霍相國,老朽想知道,太子怎麼樣了?”

霍錚沒想到,崔琰到現在還掛念著太子,便道:“逆太子安好,已經投降了,今日才剛剛押解回京。”

崔琰聞言,連連點頭道:“霍相國,我們二人也算是十多年的老對頭了,老朽想求您一件事,太子的儲君之位,肯定是保不住了,您能否向陛下進言,留太子殿下一條命?畢竟他是陛下的親生骨肉啊!”

霍錚聞言,苦笑一聲道:“崔相國,你覺得可能嗎?你其實比我更清楚太子殿下的下場,即便現在留得太子一命,將來新君繼位,太子恐怕還是難以活命啊。”

崔琰聞言,哀嘆一聲,便不再話。

霍錚一揮手,寺人獻上一匹白綾交給了崔琰自盡,崔琰顫顫巍巍接過白綾,向皇宮方向叩首謝恩。

霍錚見狀,嘆息一聲,便轉身離去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