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菲婭等了許久也沒有等來自己的對手。
復仇者聯盟直接棄權認輸了。
血腥沙皇連勝三場,乾脆的將復仇者聯盟踢下了常任理事的席位。
實際上雙方真正的軍事實力差距遠非擂臺上表現的差距這麼大,甚至復仇者聯盟還要勝過血腥沙皇一籌,但他們卻不得不吞下過度依靠高科技武器帶來的苦果。
美、俄之爭剛剛落下帷幕,便有新的勢力迫不及待的站上了擂臺。
聯邦議會常任理事議員的爭奪,不僅關乎權力,還是超級勢力展示實力的舞臺。
孔雀王朝、華夏龍城、印加王朝都抱著相同的想法,想在美、俄之後第一個登上擂臺。因此在遲華話音落下的同時,竟出現了孔雀王、歐陽昊天和印加王三人同時衝向海面的場景。
三個勢力誰也不肯相讓,最終場上甚至出現了搞笑一幕,要依靠抽籤的方式決定出場順序。
孔雀王在抽籤中勝出,在美、俄之後第一個站上了擂臺。
孔雀王朝不出意外的遭到了來自所羅門聯盟的挑戰。
所羅門聯盟實際上就是美國人支援的西亞諸多盟友的聯合體,類似於末世前非盟、東盟之類的組織。
所羅門聯盟在和伊斯.蘭聖戰軍交戰的同時,和孔雀王朝也處於小規模軍事摩擦的狀態。
雙方之間軍事摩擦的主要責任實際上是孔雀王朝導致的。在孔雀王阿輸迦的帶領下,孔雀王朝在取得原印度大部分領土之後,也逐漸走上了擴張之路,開始吞併國土周邊的一些中小勢力。
而這些勢力中有不少早已加入了所羅門聯盟,孔雀王朝的擴張行為自然遭到了來自所羅門聯盟的反擊。雙方之間雖然沒有爆發全面戰爭,但也打了幾場小規模的遭遇戰,所羅門聯盟還吃了不小的虧。
因此所羅門聯盟絕不會坐視孔雀王朝獲得常任理事資格,雙方戰場上的恩怨便延伸到了擂臺之上。
作為規則的制定者,遲華也無力阻止雙方的恩怨在擂臺上解決。但換個角度,如果雙方的恩怨能夠透過超級強者間的戰鬥解決,也避免了更多普通戰士的死亡。
聯邦議會常任理事第二戰,孔雀王朝VS所羅門聯盟。
所羅門聯盟為了這一戰做了充分的準備。他們利用規則直接放棄了第一場和孔雀王的戰鬥,然後在第二場派出了聯盟的第一強者阿卜杜勒.哈基姆,一舉重創孔雀王朝八大將軍之一的“迦樓羅王”艾瑞.辛格。
第三場所羅門聯盟的布林汗則和八大將軍之一的“龍王”伐由戰平。
依據擂臺規則在雙方戰平的情況下,依然是孔雀王朝的強者先出場,孔雀王朝出場的是力量型強者“天王”達羅爾。
針對達羅爾的能力,所羅門聯盟派出了一名和李曉飛能力類似的變身系強者,利用蛛絲的層層纏繞捆住了達羅爾。
所羅門聯盟一下將戰績扳成了二比一。只要在最後一場戰平,所羅門聯盟就將在擂臺戰中勝出,這是賽前誰也沒有想到的。
所羅門聯盟最後一場派出的是水系強者法里斯,大海就是他的主場,首先便立於了不敗之地。
孔雀王朝最後一場出場的是有“死神”之稱的閻摩。憑藉閻摩恐怖的能力“死亡之瞳”,硬是在與水系強者的對戰中為孔雀王朝扳回了一局。
孔雀王朝和所羅門聯盟之間的戰鬥竟然出現了二比二戰平的局面,最後不得不透過加賽一場來決定勝負。
此時便體現出孔雀王朝的強大底蘊,孔雀王朝派出是與閻摩並稱的巔峰二階強者“雷神”因陀羅。而所羅門聯盟事先根本沒有預想到第六戰的出現,倉促派出的二階強者極短的時間就敗在因陀羅手下。
孔雀王朝險之又險的贏下了擂臺戰,卻也付出了兩名超級強者重傷的代價。
聯邦議會常任理事第三戰,印加王朝VS神聖游擊隊。
和孔雀王朝與所羅門聯盟之間的情形類似,又是一對生死仇敵將雙方之間的恩怨轉移到了擂臺上。但雙方之間的恩怨遠比孔雀王朝和所羅門聯盟之間要深。
作為南美洲最大的兩個超級勢力,雙方之間的關係勢同水火,大規模的戰爭已經打了無數次,各自都有不少超級強者死在對方手中。
因此雙方的強者在擂臺上一見面就下了死手,每一場戰鬥不分生死誓不罷休。
最終還是印加王朝以三比二戰勝了神聖游擊隊,但雙方各有兩名二階強者戰死。
人性的殘暴啊!誰也無法解決人類間的自相殘殺,新組建的地球聯邦也無法解決,它只能最大限度的控制殘殺的範圍。
隨著歐陽昊天再次走上擂臺,華夏龍城終於出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