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拿到溫度測量資料同樣一籌莫展,站在地面上分析地底一千多米深處發生了什麼,這實在是不太容易,可供參考的資料太少了。
最後專家提了個方案。
“我準備進行下地震勘測。”
“地震勘測?”一個完全陌生的詞。
“簡單來說,就是在地面上打幾個深孔,孔裡放上雷管,然後引爆它,形成的爆炸波會沿著地殼不斷傳播,像聲波一樣,這種振波也會產生回波,我們用專用的儀器測試這種回波,就能透過資料解析,計算出地下的大致結構,測算出地下發生了什麼變化。”
“......這種地震勘測,有什麼危害嗎?”局長的腦子裡首先想到的是煤礦炸山的情景,那種地動山搖的,瞬間一座山頭就被炸沒了,在景區玩這個......
“即使是在咱們這種喀斯特地質結構上,用地震勘測也是問題不大的,最多我們控制下鑽孔深度就行了,應該不會有太大影響的。”
“哦......”聽了專家的解釋,局長稍稍放下心來,“這個......不知這個勘測的費用......”
“這個費用可是不太便宜,你們需要找專門的勘探隊,租賃鑽機,打深孔,幾十米到幾百米的孔都有可能,然後還需要地震檢測儀。具體打幾個點,放幾炮還得看情況而定,地震波的資料處理同樣需要費用,基本是按幀收費的,我估摸著,這個費用至少是百萬起的。”
嘶~~~
局長倒吸一口涼氣,這個費用......夠得上一萬個人的門票錢了......
“這個費用有點高,還有其他辦法嗎?”
“我們就像醫生,來給溫泉看病來了,不過醫生也得有檢查資料才敢確診啊,什麼都沒有,就憑一點水樣,溫度資料,看不出來太多東西的。”
“如果你們覺得費用高,另外還有個辦法,你們可以試試,你們看看能不能找到衛星遙感部門,問他們要一下最近一段時間,這個地區的遙感資料,也許也能有點價值,不過夠嗆,畢竟遙感都是大尺度照片,很難看出細節的。”
局長想了半天,覺得既然專家說了,找遙感資料也是個辦法,這個估計花費不會太高,最多找找人,拉拉關係輕輕客嘛,再不然付點費用,總不至於一下子上百萬吧。
為了少花錢,局長挖門盜洞的找關係,各種朋友託朋友,關係託關係,總算找到一條線,能夠提供遙感資料。
跟人家商量了一下,少少的花了幾千塊錢,局長按到了最新的遙感資料,他趕緊拿著資料給專家看。
“你這是什麼時間的遙感資料?”
“一週前的!這是最新的了,沒法拿到更新的資料了。”
“對比資料有嗎?”
“對比資料?幹啥用的?”
“就是你們溫泉正常的那個時間段裡的遙感資料啊,沒有對比資料,我哪知道哪裡發生變化了?”
“哦~~~有,有,就是比較老,是一年前的。”這些資料沒花錢,是人家看他需要,直接白送的。
“哦......我先看看......”專家說著拿起了遙感資料,認真看起來。
看了大半天,專家抬起頭來,就問局長,“你們在溫泉失溫前後,有做過什麼事情沒有?”
“做什麼事情?”這個問題問得局長一腦袋漿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