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搖頭嘆氣,無奈笑道:“永璂跟著你,成日裡學的都是渾水摸魚,皇帝跟我提了好幾次,嫡皇子的教養,還是要有些規矩的。”
映芸撇撇嘴,道:“皇上他就會拿規矩說事兒,我看永璂他挺好的,等他再大一點,我可以帶他上山下海,四處遊歷去。”
“別是刀山火海了!”太后狠狠給她潑了盆冷水,道:“不管怎麼說,永璂有他的路要走,眼下皇帝將滿滿的希望都寄託在他身上,你要是想荒廢永璂,他肯定跟你急。”
映芸不服氣地說道:“我怎麼就是荒廢永璂了?他現在才三歲多,正是應該享受童年的美好時光。”
太后道:“這事兒你也甭跟皇帝爭了,聽我的,永璂年紀到了,該上學就上學去。難道你真想他以後遊手好閒的?先不論他繼不繼承皇位,哪怕做一個閒散宗室,要是沒點才能,也會被別的皇子看不起,那你才是真正耽誤了永璂。”
映芸唉聲嘆氣地說道:“我可算明白了,是皇上他又要老佛爺您給我當說客了吧?”
太后甚為自嘲地說道:“唉,我現在也就這點用處了。”
映芸起身撣了撣衣裳,道:“罷,我在這兒全靠老佛爺您照著,您都開口了,我豈有不遵之理,過兩天,我就送永璂去尚書房。”
太后精明地看著她,道:“你既然答應了,就別想著幫永璂偷懶,跟你那時候一樣三天打漁兩天曬網的。”
映芸煩惱地應下,道:“得得得,我還是趕緊滾蛋吧,再待下去,您又該揭我老底了。”126中文網
太后見她一溜煙地出門,哼哧地笑了笑。
尚書房位於乾清門內東側南廡,建於雍正初,面闊五間,由滿漢大學士各一人任總諳達,另有內諳達教授滿蒙漢文,外諳達教授騎馬射箭。
清朝規定,但凡皇子虛歲滿六歲,就要入書房讀書,正兒八經地學習經史子集。每日寅時入書房,午時過後才可放學。
永璂現年虛歲還不到五歲,但誰讓他頂著嫡長子的名頭呢,愣是被皇帝當成了重點培養物件。
入學之前,映芸專門挑了一名叫小福子的太監跟著,每日再由錦繡早晚接送。錦繡的阿瑪索綽羅觀保時任尚書房行走,有他們的關照,永璂便開始了他漫長的學習生涯。
自從永璂入了尚書房,皇帝幾乎每天都去轉一轉,察看各位皇子們的課業。不過三四天的工夫,永璂已經會背一小段《三字經》了,還認得了幾個字。
皇帝甚為得意,私下與映芸誇讚,說:“永璂這孩子聰慧過人,真正是可造之材。”
不過屁大點孩子,他就看出來是可造之材了?
映芸無力反駁,懶懶地說:“永璂還在臣妾肚子裡的時候,皇上就讓大學士們天天教授,就算永璂生下來就會之乎者也,臣妾肯定也不會覺得奇怪的。”
皇帝聽出了她的話外之意,那段時日,她被那群老學士折磨得夠嗆。為避免她舊賬重翻,皇帝置之一笑,不再多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