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道向吳亦生和馬筱羽看去,他們兩個人的確很開心。馬筱羽很像一個小老師,吳亦生騎在馬上,他的神態就像是回到了施青青還活著的時候。
“我想起來一件事,當初你讓我買玉鐲的時候,說是要送給一個和我一樣漂亮的女孩。”何花又對吳道說。
“你還記得啊。”吳道說。
“你剛才都說了我不糊塗。我這麼聰明,當然記得了。吳亦生的媽媽就是那個女孩嗎?”
“不是。我和那個女孩並沒有在一起,我和吳亦生的媽媽是後來認識的。”
“這就是人生啊。”
如果換成別人說這句話,吳道會覺得很沉重,但何花說出來,他卻沒有這種感覺了。當他看到何花嚴肅的表情,甚至忍不住笑了出來。
“吳道,你怎麼還笑了,我說的不對嗎?”
“你說的很對。”吳道說。
“說的對,你還笑?”
“正是因為說的對,我才沒忍住,因為你很少說這麼嚴肅的話。”
“何花就不是個嚴肅的人。”馬強對吳道說。
“我不嚴肅嗎?我哪裡不嚴肅了?”何花對馬強說。
“我說錯了,你嚴肅,你最嚴肅了。”馬強說。
“這還差不多。”何花說。
吳道看著何花夫妻,從內心羨慕他們。
過了一會兒,吳亦生和馬筱羽騎完馬回來了。五個人又一起去登山、看瀑布、採蘑菇。
何花和馬強本來沒有打算晚上住在山上,但為了歡迎吳道和吳亦生,他們也住在了吳道住宿的蒙古包裡。
晚上,三個大人和兩個孩子一起在蒙古包裡吃美食,唱歌,跳舞。吳道和吳亦生都體會到了久違的快樂,心中的痛苦和悲傷都釋放了出來。
第二天上午,何花一家要啟程回家。吳道和吳亦生要去沙漠裡遊玩,兩家人就此分別。
吳道和吳亦生在西北玩了七天的時間,然後他們又乘坐飛機去濟州,最後回到了方州。
經過這一次西北之行,吳亦生的精神狀態有了明顯的好轉,又變成了少年應有的樣子。
時光飛逝,吳道在不知不覺間來到了五十歲,在這一年的三月,他晉升為了教授。與此同時,吳亦生也從一個兒童變成了青年,成為了方州學院附屬中學的一名高中生。
吳亦生學習成績很好,而且身體發育也很好,身高已經接近一米八,比吳道高出不少。儘管兩個人在相貌上幾乎沒有什麼共同點,但是吳亦生從來沒有懷疑過他和吳道之間的血緣關係,而吳道也早已忘記了他不是吳亦生的親生父親。
吳道為有吳亦生這樣一個兒子而感到幸福,他非常感謝施青青給他留下了這一個最為寶貴的遺產。看著吳亦生,吳道終於理解了,爺爺吳河在世時為什麼總是在人前誇耀他這個寶貝孫子,因為在吳河心裡,他就是一個無價之寶。
這一年的五一假期是四月二十九日到五月一日放假,五月三日、四日浙江紹興要召開一個學術研討會,給吳道發了邀請。此時吳亦生已經完全可以自己照顧自己,吳道外出,也沒有什麼牽掛。
五月二日中午,吳道對吳亦生做好交代,之後就去方州火車站乘坐高鐵前往紹興。
吳道到達紹興要住宿的酒店時,已經是傍晚,報完到就去吃飯了。晚上他和幾個熟悉的與會學者在周圍走了走,之後就回房間休息了。
吳道成為大學老師以後,幾乎每年都會參加幾個學術活動。起初時,吳道每一個活動都會非常認真地準備,久而久之,也就倦怠了,他參加的很多活動都變成了以外出觀光為主要目的,其次才是學術。
吳道從來沒有到過紹興,這次到紹興參加研討會,一多半的目的是想到這個歷史文化名城看一看。紹興是名副其實的魯迅故里,這麼多年來,吳道已經把國內與魯迅有關的絕大多數遺蹟和景點都參觀了一遍,紹興魯迅故里景區是唯一沒有參觀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