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道在方州學院工作的幾年裡,方州學院領導一直在籌劃建設新校區,把各個校區的所有學生集中到一起,並進一步擴大招生規模,將來再以新校區為基礎爭取早日把學院更名為大學。
方州市政府對方州學院建設新校區的計劃也非常支援。因為方州學院各個校區所在的位置都是方州市區比較繁華的地段,方州學院要建設新校區,勢必要搬出城區,到郊區再另外選址新建。
如此一來,既可以帶動郊區的發展,又把原來的老校區空了出來,可以進行商業開發,實在是一舉多得。
但是,一個大學整體搬遷建設新校區,至少需要數千畝土地,土地徵用、房屋拆遷、居民安置等等都需要大量的資金和相當長的時間來完成,因而直到吳道在方州學院工作第四個學年的下學期,新校區建設工程才開始奠基。
四月二十日,方州學院新校區建設工程要舉行奠基儀式。對於建設新校區這一宏大工程,方州學院領導層極為看重,奠基儀式自然也要搞得轟轟烈烈才行。
四月十九日,學院透過各個系的學生會給所有的學生每個人發了兩個彩色氣球,要求第二天所有的學生都帶著吹好的氣球,步行前往新校區建設場地,觀看奠基儀式。同時學院還通知了所有的老師,第二天上午乘坐學院班車前往。
方州學院各個校區距離新校區建設場地都比較遠,從最遠的校區步行過去,需要大約一個半小時,最近的校區也需要一個小時左右。步行往返一次至少需要兩個小時,因而學生們知道訊息以後,都為了即將開始的長途跋涉而叫苦不迭。
自從和蘇紅旻第一次約會之後,吳道便經常和她見面,每天都至少會和她一起吃一次午飯或者晚飯。
其實吳道並不想這樣,因為他不想讓同事和學生知道他在和自己的女學生交往,而且他也更喜歡和孟一虹一塊兒做飯吃,但是蘇紅旻在這件事情上非常主動,而孟一虹也總是催促他赴約,還讓他主動約蘇紅旻,他也就只好勉力為之。
四月十九日那天,吳道和蘇紅旻一起吃的晚飯。吃飯之時,蘇紅旻對吳道說:
“明天我們都要去看奠基儀式,要走兩個多小時的路,想一想都覺得累。”
“老師也要去,不過我們是坐班車去。只有你們的輔導員和你們一塊兒走。”吳道說。
“還是你們好。”
“你們都是二十歲出頭的年輕人,多走走路也不錯。我們就不行了,都老了。”
“誰說你老了,你也還很年輕呢,一點不老。”
四月二十日八點,方州學院各個校區的學生同時從所在校區出發。每個學生都拿著吹好的彩色氣球,領頭的學生還打著寫有各個系名稱的紅色旗幟。
一時間方州學院近兩萬名學生充斥了方州市的幾條主要道路,場面不可謂不宏大,而彩色氣球則成為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彩色氣球雖然好看,卻是一種非常容易破的東西。有的學生在一開始吹的時候,就有一部分氣球破掉了。走在路上時,又有一部分氣球自然破碎,或者在學生們相互打鬧時而破掉。學生們所到之處,留下了不少氣球的碎片。
老師們是乘坐班車前往,也就比學生更早達到奠基儀式現場。吳道下車時,見那裡已經搭好了一個紅色的主席臺,臺上擺著十幾把椅子,椅子靠背上還貼著名字。學院老師也有椅子,擺放在主席臺的下面。
吳道走到主席臺近前,看到了椅子上寫的名字,其中多數是學院領導的名字,還有幾個名字是方州市領導的。
距離奠基儀式開始還有一個多小時,老師們無事可做,就在四處走走看看。孟一虹和別的女老師在一起,吳道便自己在周圍轉了轉。他看到,這一帶原來是一大片農田,村民的住宅都已經拆掉,有很多地方長滿了雜草。
看到此情此景,吳道的內心頗為複雜。作為方州學院的老師,他自然希望學院能夠發展壯大,越來越好;然而身為農民的兒子,看著農田被毀,他的心裡又有些悲傷。
三十多分鐘後,各個校區的學生們陸續到來。閒逛的老師們也都返回了自己的座位坐好,等待奠基儀式正式開始。
上午十點,奠基儀式開始。市領導、學院領導相繼在主席臺上講話,宣揚建設新校區的偉大意義以及未來的美好藍圖。之後幾個主要領導在臺下象徵性地剷土立奠基石,為了烘托氣氛,還放了禮炮。
奠基儀式結束,上萬名師生又要返回各自的校區。來的時候,學生們在輔導員的帶領下排好隊伍前進。學生們因為不知道路,也就後隊緊跟前隊。加上那時體力還很好,也沒有掉隊的人。
返回的時候,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學生們都已經知道了路,體力也下降很多,而輔導員也沒有了來時的精神,各個系都再難排出整齊的隊伍,都三三兩兩地往回走。老師們沒有約束,可以坐班車,也可以不坐。
儀式一結束,蘇紅旻就跑到了吳道的身邊,把他拉到了沒人的地方,對他說:
“大哥哥,我太累了,不想走回去了。現在也快到吃午飯時間了,不如我們在這邊吃完了中午飯,再坐車回去吧。”
吳道本來是打算回學校以後和孟一虹一塊兒吃飯的,現在蘇紅旻提出了要求,他也不好回絕,只好答應下來,之後又給孟一虹打了招呼。
這周圍雖然比較偏僻,但在大路上也有幾家飯店。吳道就和蘇紅旻走到大路上,進了一家羊湯店吃飯。吳道點了兩碗羊肉湯,又拿了三個餅,兩個人就吃了起來。
吃飯之時,蘇紅旻對吳道說:
“大哥哥,你說新校區幾年能建起來,我畢業的時候能建好嗎?”
“很難說你們這一屆學生能不能搬到新校區裡來。好幾千畝地,要蓋教學樓、宿舍樓、食堂、圖書館、體育場等等等等,每一個都要花很多錢。
現在是市政府先墊付資金,等新校區建好,學院再拿老校區置換。市裡能不能拿的出這麼多錢,也是個問題。”吳道說。
“去不去新校區不重要,能和你在一起就行。對了,大哥哥,再過十天就到五一假期了。你有什麼打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