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其它小說>歸來是你也是詩> 上部:聚散 第四十二章 十字路口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上部:聚散 第四十二章 十字路口 (1 / 2)

司百芳的事蹟接連登上報紙和廣播,這讓她一時間成了濟州人關注的社會熱點。很多愛心人士被司百芳的遭遇所打動,給她郵寄了錢,而且其中相當多的人都是匿名。有了這些錢,司百芳在一兩年內都可以不必再為了錢而發愁,因此她決定這一個學期之後便辭去高楊中學的工作,專心在濟州大學讀研究生,體驗一下在校大學生的生活。

濟州大學研究生錄取結果一出來,吳道就和司百芳分析討論了未來選哪一個導師最合適,並最終定下了一個導師。吳道隨即找那個導師帶的研究生要了聯絡電話和電子郵箱。司百芳因為忙於準備電臺的節目,一直沒有給那個導師發郵件聯絡。電臺節目播出的第二天,她給導師發去了郵件。兩天後,導師給司百芳回覆了郵件,說他知道司百芳的經歷,很樂意招收她做自己的研究生。司百芳考研的最後一個懸念終於也塵埃落定。

吳道幹了一年的代課老師之後,也攢下了一些錢。雖然他非常捨不得班裡的學生們,但研三需要做的事情很多,何況司百芳已經決定離開,他就決定和司百芳一起辭職。

暑假的時候,吳道回了齊城縣。司百芳因為已經辭去高楊中學的工作,在濟州沒有住處,也返回了自己的家鄉牡丹城。

在家裡的時候,家人和親戚朋友問吳道研究生畢業以後想幹什麼,他不置可否,只是順著別人的意思說。

研一到研二兩年的時間,吳道都在為了司百芳考研的事情而忙碌,心裡想的也是司百芳的事情。在研二時,田莫問就問過吳道,研究生畢業以後是考博士還是工作,如果想要考博,他可以幫忙聯絡導師。吳道一方面想要考博繼續深造,好完成自己做一個學者的願望,另一方面又不想離開司百芳。濟州大學外國文學專業沒有博士點,不僅如此,整個濟州沒有任何一個大學有這個專業的博士點,這讓吳道感到絕望,如果他要考博士就只能考外地的大學,但如果那樣,他就要離開司百芳。吳道為當初轉專業的決定感到後悔,如果沒有轉專業的話,現在完全可以報考本校中國現當代文學專業的博士,為了司百芳,他可以放棄喜歡的研究,然而現在後悔已經沒有任何用處。他只能對田莫問說,自己還沒有想好要不要考博。期間,有一個法國學者到濟州大學講學,田莫問特意向他引薦了吳道,並希望吳道能夠跟隨那個學者去法國留學。吳道非常想去法國留學,但他留戀司百芳,再加上他的法語並沒有達到留學的水平,最終也沒有成行。如今司百芳已經成功考上了研究生,他也即將進入研究生的最後一個學年,的確到了應該考慮並且決定未來去向的時候。

吳道一時間難以決定研究生畢業之後究竟應該考博還是工作,這是一個兩難的決定。有一天,他突然想到了許久沒有聯絡的趙武,這位好友此時已經畢業,不知道他接下來會去哪裡,會做什麼工作。吳道給趙武打了電話,詢問他未來的打算,趙武說,他感到做學問非常無趣,就沒有考博士,他要參加工作了,工作單位是浙江省文化廳。這個回答讓吳道大吃一驚,然而他知道,趙武是一個非常有主見的人,他做什麼事情必然有他的考慮。

新學期開始,吳道進入了研三,司百芳則成為了研一的一名新生。此時,吳道仍然對未來猶豫不決,他一方面抓緊時間寫畢業論文,另一方面也做著考博的準備,此外也時刻關注著濟州的招聘資訊。

在濟州大學裡,吳道和司百芳每天還是形影不離。周圍的同學都以為他們是情侶,他們既不承認,也不否認,這是他們之間的默契。吳道非常眷戀這樣的生活。

十月中旬,上海要舉辦中法文學研討會,會有中法兩國的知名作家和學者參加,會期三天。研討會不收取任何費用,還提供食宿和交通補助。田莫問讓吳道和研二的兩個研究生劉麗麗和許一諾都報名參加。吳道把研討會的事情告訴了司百芳。司百芳從來沒有參加過學術活動,又聽說會有知名作家和學者參加,就也非常想去,於是嚮導師請了假,也報上了名。

田莫問本來也要和自己的三個研究生一起去上海,但到了出發的前一天,他臨時有事,就取消了計劃,讓吳道帶著兩個師妹去。

出發的那天,四個研究生一早就在濟州大學南門口集合。吳道提前告訴了劉麗麗和許一諾,還有一個研究生要和他們一起去上海參加研討會,但並沒有說是誰。劉麗麗和許一諾都見到過吳道和司百芳在一起,也以為他們是男女朋友關係,看到同行的人是司百芳,就都衝吳道笑了笑,劉麗麗還小聲說:

“嫂子可真漂亮。”

吳道對劉麗麗笑了笑,沒說什麼。他介紹司百芳和劉麗麗、許一諾相互認識,之後四人乘計程車去火車站,在那裡又乘火車前往上海。

火車到達上海時已經是下午三點。出發之前,吳道就在網上查了路線,走出火車站之後,他們又趕緊坐公交車去舉辦研討會的大學。

四個人都是第一次到上海,一路上他們欣賞著窗外的風景,比較著上海和濟州的差異,得出的結論是濟州和上海根本沒法比。司百芳還對吳道說,上海和北京這兩個大都市相比,她更喜歡北京,因為北京有悠久的歷史和濃厚的文化氛圍,上海相對而言,在這方面還是要差一些。

公交車行駛了將近一個小時,四人終於到達了目的地。他們又急急忙忙走進學校,向好幾個人問了路,才終於找到了研討會報到處。報完到之後,會務組讓他們選擇住宿方式,可以住在本校專門用來承接會務活動的學生宿舍,也可以自己去外面找賓館住。學生宿舍是四人間,每天三十元,如果到外面住賓館,不可能找到這樣便宜的房間。四個人都選擇了住學生宿舍。

安排好住宿之後,稍作休息,就到了吃晚飯的時間。四個人又來到外面吃飯。奔波了一天,四個人都很累,吃完飯之後也就早早回到了宿舍休息。同一個宿舍裡的人都是來自各個大學的研究生,吳道和他們做了簡單的交流,但相互之間終歸併不熟悉,話也就都不多。

第二天,研討會正式開始。受邀參會的作家和學者相繼登臺做專題講座。吳道和司百芳都聽得非常認真。

研討會前兩天,會務活動安排得很滿,晚上也有活動,而且那兩天舉辦講座的都是知名度很高的作家和學者,吳道等人也就都沒有外出。吳道和司百芳在濟州時就商量好了,到上海以後要抽空去魯迅公園和魯迅故居看一看,為此吳道還找同學借了數碼相機。研討會第三天上午的講座,無論主講人還是主題,吳道和司百芳都不感興趣,就決定“逃課”外出。

離開校園後,吳道和司百芳計劃先去魯迅公園,然後再步行去魯迅故居。吳道在路邊花店裡買了一束白色的花,之後兩個人乘坐公交車前往魯迅公園。

到公園後,吳道和司百芳先參觀了魯迅紀念館,看著裡面的陳設,吳道深有感觸。離開紀念館去魯迅墓的途中,吳道對司百芳說:

“雖然魯迅先生是我最崇敬的作家,但其實直到我上大學之前,我對魯迅的印象並不深刻。是一個朋友讓我真正瞭解了魯迅。”

“是哪一個朋友?”司百芳說。

“還記得我以前和你說過一個自稱‘趙氏孤兒’的朋友嗎?”

“記得,他是叫趙武吧。”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