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放假前,鎮裡給所有職工都發了獎金和大米、油、肉和酒等年貨。和吳道住同一個宿舍的同事也專門來鎮裡領了東西,吳道上班半年,兩個人這才第一次見面。
吳道把年貨拿回家,吳家人看到年貨有這麼多,自己家過年只需要買上一些蔬菜,別的東西幾乎都可以不用買了,也就都非常高興。
正月初二開始,家裡的親戚陸續到來。招待親戚時,李梅用吳道帶回的油和肉炒菜。齊城縣在北方,吳家日常以饅頭為主食,很少吃大米,此時吳河偏要用大米來招待客人,在酒桌上一遍遍地重複著:
“大米、油、肉還有酒都是小道單位裡發的。”又說,“滿滿當當一大堆東西呢,都不便宜,我們莊戶人家,什麼時候買過這麼多好東西啊。想當年,我們家裡過年也吃不上一頓飽飯。當年,我十幾歲死了爹媽,從家裡出來,一路要飯,走到齊城來,那才叫一個苦呢。”
接下來,吳河又開始說他年輕時“千里走單騎的偉業”。轉一圈之後,又會說到吳道上大學、端鐵飯碗、在單位裡見了多少大領導、喝了多少好酒、吃了多少好菜等等,有時候吳河還會讓吳道自己來補充細節,吳道說也不是,不說也不是,他覺得春節和以前完全不一樣了。
吳道小時候是喜歡過春節的,因為到了春節可以買新衣服,吃好吃的東西,然而上大學以後卻越來越不喜歡過春節了,因為家裡來了親戚,他都必須要陪著喝酒,而且還常常是關注的焦點,不僅如此,吳陽和李梅還讓他代表他們去走親戚,說他已經是大人了,以後這種事情都得他來做。
說來也怪,吳道小時候最喜歡去姑父楊成志家,因為他家有錢,在那裡可以吃到各種好吃的東西,那些東西在窮親戚家裡是吃不到的,上大學以後卻顛倒了過來,他更喜歡去窮親戚家中做客,最不想去的就是楊成志家,然而他又不得不去。
正月初四,李梅讓吳道拿了兩瓶鎮裡發的酒,又買了兩隻雞和一些水果,去了楊成志家。楊成志早些年販賣蔬菜和水果,後來當包工頭,掙了不少錢,蓋了一個很漂亮的院子,當上村主任之後又翻修了一遍,更加氣派。
楊成志的女兒楊招娣初中畢業之後沒有考上高中,就去學做服裝生意,如今在城區開了一家服裝店,過年就回到了家裡。楊在行正讀高一,他中考時,成績沒有達到高中的錄取標準,楊成志花了幾萬塊錢,才讓他進入高中。現在,他也放假在家。
吳月見吳道進門,就讓楊招娣和楊在行去接過他手裡的東西,之後說:
“來就來吧,買這麼多東西幹什麼,家裡什麼都不缺。”
“酒是單位發的,沒花錢,別的東西也不貴。”吳道說。
吳道一走進屋內,就感覺到裡面非常暖和,甚至很熱,就像是初夏的季節,他看了看周圍,發現屋裡不僅裝著暖氣,還開著空調。吳月笑著說:
“暖氣和空調都是自己買的,煤和電錢都是村裡出,不用自己花錢。”
吳道在心裡說:“難怪會把溫度弄這麼高,不過,公家的東西就可以這麼浪費嗎?”然而,楊成志、吳月畢竟都是他的長輩,他心裡有話,當面卻不能說,只能笑了笑說:
“還是你們這裡暖和,我家裡比這兒冷多了,就是鎮裡的辦公室,溫度也沒有這麼高。”
此時,時間已經接近十一點,楊家還有另外兩個親戚也到了這裡。吳道打記事起,每年春節都會到楊成志家走親戚,也沒少碰到親戚,但他很少能記得住。面前的這兩個陌生親戚,他一時想不起是否見過,也不知道該如何稱呼,便問楊成志。楊成志把兩個親戚和吳道都做了介紹,介紹吳道的時候,專門強調了他是鎮長的秘書,和鎮長在一個辦公室上班。兩個親戚聽說之後,連連說:
“原來是鎮裡的領導啊,以後有事找到你,還要多幫忙啊。”
楊成志介紹這兩個親戚的時候,吳道根本就沒有在意,也不知道該怎麼稱呼,只是隱約聽到兩個親戚一個姓賈,一個姓王,只能含糊地答應著。楊成志說:
“都是親戚,有事情肯定會幫忙的。”
說完,吳道就坐在沙發上吃瓜子、看電視,楊成志和另外兩個親戚在一起聊天。過了半個小時,吳月和楊招娣把酒菜端上了桌。看見桌上的東西,吳道就覺得頭疼。齊城的家宴,女人是不能上桌的,楊成志、吳道和另外兩個親戚入席,楊成志又叫楊在行:
“在行,你也上桌來,老大不小的人了,該鍛鍊一下了。你給兩個叔叔還有你哥哥倒酒。”
楊在行走過來,給眾人倒酒,之後坐在了靠外面的一把椅子上。
“咱們先走一個吧。”楊成志說。
“姑父,年前我在鎮政府裡酒喝得太多了,現在胃裡還難受,今天我就不喝了吧。”吳道說。
“你這兩個叔叔來了,你一點酒都不喝也不好。這麼著吧,第一杯你喝完,後面的隨意就行了。”楊成志說。
吳道聽楊成志如此說,也就只得喝完了第一杯酒。好在酒桌上的人都是親戚,不會逼著人喝酒,楊在行給吳道倒上第二杯酒之後,他每次都只喝一點,到酒席結束喝“全家福”的時候才把這一杯喝完。酒席上,吳道和楊在行都很少說話。吳道默默聽著楊成志和另外兩個親戚說話,姓賈的親戚說:
“成志明年就能當書記了吧?”
“還要等兩年,老書記退了,就是我接班。”楊成志說。
“聽說楊家莊把五百畝地租給了外地的企業,租金多少?”姓王的親戚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