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批軍事實驗,大家十分的滿意,對秦帥提供的軍事機器人也讚不絕口,但是秦帥卻因為有點疲勞就回去休息了,其實他非常感謝江琳達這些日子悄悄對他的照顧。
秦帥回去休息,計劃將來還要進一步開發製作更加完備的軍事機器人。
只是沒有想到第2天,又有一些對軍事機器人感興趣計程車官來請教,他就帶著他們到了自己的臨時軍事基地去參觀。
他說:“採用先進人工智慧,發展更高未來軍用機器人,趨向於採用第n代計算機,用計算機或其它裝置對戰場上物體、環境,語言、字元等資訊模式進行自動識別,不僅能一目瞭然地認清目標的性質、目標之間的相互關係、目標地理上的精確位置,還能使人和機器人之間進行語言交流……”
除此之外,他和專家們也研究過發展各種專家系統、軟體程式,使機器人獲得更高的智力,分析、判斷和決策能力,更加適應戰場情況複雜多變的需要。為了給機器人帶來強勁的動力,準備給機器人裝備核電池……
提高機器人對環境的感測能力和靈活反應能力。聯盟軍之前的大多數機器人只裝有內部感測器,因此,對外部情況的感覺能力不高,反應比較遲鈍。
而秦帥將著手開發研究,軍用機器人將重點發展外部感測器系統,採用先進的光感受器、化學感受器、觸覺感受器、聽覺感測器等,能感覺到發生在它周圍的事情和可能存在的危險,拿出避免的辦法,以提高機器人的快速反應能力。
秦帥還打算提高機器人的戰場靈活度,聯盟軍舊型機器人的作業系統都是鋼質的機械裝置,不及人的肢體靈活。
秦帥希望能找到一種類似的柔性物質,替代機器人身上的剛性物質,以提高機器人的肢體的靈活性。經過一番努力,他相信這種研究會取得一些突破性進展。
透過這一週多的時間,秦帥和這些專家們加強基礎機器人的研究,也聯絡了軍工廠,然後把幾個樣品機器人帶了過去。
實現機器人生產的標準化和軟體系統的模組化,為組建機器人軍隊創造條件各樣的軍用機器人,便於維修保養。綜合選優,使一種機器人具有多種功能、多種用途,提高基礎機器人的質量,並使各構成部分標準化、通用化、模組化。
在步兵基礎機器人方面,拿起武器能打仗,扛起工具能幹活火炮基礎機器人,就是一部帶電腦的火炮戰鬥平臺,可裝任何火炮或導彈,同時還能擔負後勤保障的某些任務。透過基礎機器人的研究,不僅為機器人工業化生產創造了條件,而且為儘早建立機器人新軍奠定了基礎。他們也正在籌建沙漠機器人兵團、機器人反恐怖突擊隊和機器人控制、指揮中心等。
秦帥:“我相信,隨著我們對機器人研究的不斷深入,高智慧、多功能、反應快、靈活性好、效率高的機器人群體,將逐步接管某些軍人的戰鬥崗位。機器人成建制、有組織地走上戰鬥第一線已不是什麼神話,屍橫遍野、血流成河的戰鬥恐怖景象很可能隨著機器人兵團的出現而得到好的改變……”
雖然開發機器人和生產機器人這段時間是相對比較疲勞的,但是確實起到了不小的進展,隨著外星第N次開火,秦帥把他們的第1批研究出來的作戰機器安置在了自己的飛行器上,現在飛行器已經得到了上面的批准,所以這一批他們是坦然無懼的去參加戰鬥的。
秦團長這一次蒞臨戰鬥現場,但是相對幾十米遠的距離,在一個非常穩固的小樓裡面,親自進行督戰監督觀看,雖然這個小樓還是即使防禦力也不錯,但是如果面對核武器的時候還是有一定的危險,所以這一次團長也是為了鼓舞士氣,故意而為之。
大家看著團長都帶頭行動不怕危險,因此他們就更加有勁頭去開戰了,況且他們只要帶好了遙控器,由機器人來代替他們升空作戰。
但是戰前的佈陣,還有對機器人的熟練掌控程度都是需要一番考量的,因為他們畢竟才經過一週多的培訓。
這次外星戰火又一次拉開了,所以他們操作技術方面不如秦帥和秦川那樣熟練,其實江琳達在耳濡目染當中早就學會了這些,但是因為她是女兵,所以並沒有安排她上戰場,整個這場戰鬥下來,原定計劃是700人參加,因為有機器人還有武器的加強,所以這一次只來了100多個人。
這一次對秦帥也是一個考驗,因為按照既定的來說,第1批只要減少一半的兵力就可以了,但是沒有想到秦團長給他減少了這麼多人,但是沒有關係,因為他對自己的飛行器和機器人很有把握,只要得到審批。
他需要的就是審批,而且還給他加強了武器,所以這場還是有一點勝算的。
在戰鬥之前,秦帥把天空佈局圖跟士兵講解:“……這次外星採用的是環形戰術,我們也對應環形戰術,但是另外一方做好U型戰術準備,我們雖然只有100多個人,機器人只有幾十個,但是足夠對抗他們的兵力。”
大家士氣滿滿,因為團長親自督戰,但是也有膽小的小兵,他們握著手裡的遙控器,不太有把握,因為這一次屬於機器人在對抗外星人,他們雖然距離比較遠,但是如果一旦外星人發怒,對他們發動核武器,別說是他們,秦團長那邊都保不住。
其實這一切都在秦帥的意料之中,他早就知道會有膽小之人,也沒有太多的必要再給他們解釋。
江琳達擔憂的卻是他,悄悄的開車過來觀看,因為情報處最近都放了長假。
情報處竟然被外星人化劃在攻擊目標之一,只是因為上次保護的實在是妥善,所以暫時沒有發動出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