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宮女見安生不語,便小步上前,手指著那二人的方向,聲色俱厲地說:“即使是兄長也不能如此行徑,更何況還是外國使臣。淑貴妃有辱皇家尊嚴,奴婢請求,立刻稟報太后,懲治貴妃。”
安生被大宮女突然的這聲吼嚇了一跳,不過轉念一想,也是能夠理解她,一個小姑娘被原主誤會小半年了,能不委屈嘛~
她目光重新移到那兩人的身上,笑了笑,說:“貴妃許久未見家人,許是想念極了,你不必如此興師動眾。”
想極了?可不就是想極了!月月飛鴿傳書也解不了的相思之苦呢。
大宮女雙眼大睜,一副不敢置信的模樣,彷彿是沒想到安生會這樣幫著葉輕舟那兩人開脫一樣。
她心裡都清楚,只是再清楚,她的態度也不能對一個小宮女說明,更何況就算是說出來,也錘不嚴實,人家死不承認就行,若是她貿貿然提出來,反倒會打草驚蛇。
既然男女主都是有野心、有遠大目標的人,那麼安生且要看看他們到底能走多遠!
“走吧,去看皇上。”安生轉身,最後深深地看了一眼兩人。
心說也是有意思,書中,水仙花叢旁所駐足之人是葉輕舟,她可是眼睜睜,心裡醋溜溜地看著拓跋昆和原主抱在一起,如今竟是反過來了呢……
*
安生繞過椒花園,剛到大慶殿的範圍內,正好碰見了在殿門外迎接她的梁翊。遠遠一望,少年很是高興地衝她揮手。
在她的眼裡,這個少年天子氣度不凡,長相更是不俗,只是容貌尚有些青澀,而行為舉止卻異常老成,兩相中和,反倒有些違和感。
梁翊久不見皇姐,當即就展開了笑顏,待安生走進得近了,便問道:“皇姐真是好狠的心,弟弟多次召見都不進宮,可是弟弟惹到你了?”
兩人一母同胞,姐弟兩感情一直很好,再加上一年前的那件事,他深覺是自己虧欠了姐姐,因此每每見面都以討好的態度對待。
“皇弟陪皇姐走一走,可好?”安生先前因為太后精神狀況不是很好,便沒有說那些糟心的事兒,如今看到梁翊,雖然梁翊年紀尚小,但是總要成長,經歷些風雨不是?
梁翊很高興地接受了安生的提議,兩人遣散了身邊的奴僕,並肩走在宮道上。
安生率先開口說道:“母后面容憔悴,許是身心俱疲,你以後有事多和我商量吧,別總是勞煩母后,你總是要學會成長的。”
按照書中的劇情,梁國之所以那麼快就覆滅,除了葉輕舟和拓跋昆從中間摻和外,老太后被親女毒殺也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環。
作者為了推進劇情的發展,將太后描述成可以掣肘朝臣的關鍵厲害人物,可是作者又為了體現葉輕舟作為女主的光芒,給葉輕舟開了不小的金手指,只一碗有毒的補湯,便將太后剷除了。
老太后一死,拓跋昆便藉口梁國朝綱不振,皇帝年幼,不能治理好國家,打著為梁國百姓好的旗號,兵臨城下,最終吞了梁國。
梁翊沒想到安生會關心太后的身體,心想到底是一家人,怎麼都不可能太過狠心,於是面上越發高興。
事實上,梁翊和太后一樣,都對原主心存愧疚。
兩年前,梁翊剛剛登基為帝,朝綱動盪,還剛剛經歷了一場戰爭,整個國家都搖搖欲墜,太后為了守住江山,不僅同意了梁翊迎娶楚國的公主,她還將原主嫁給了丞相蘇念安的兒子蘇年為妻。
蘇念安是梁國的重臣,門生遍佈全國,朝中大臣一大半都是他的追隨者,若是有他的支援,便能夠令梁國儘快休養生息。
恰好他的兒子蘇年喜歡原主,當年的原主還沒有遇見拓跋昆,對於這段婚事,也不甚在意。
原本這應該是一件喜事,但壞在蘇年的身體不好,甚至已經到了病入膏肓的地步。
太后心疼女兒,便將婚期一拖再拖,只是迫於蘇相的壓力,終於原主和蘇年於一年前成婚了。
原主畢竟是梁國的長公主,又有太后和皇帝護著,自是不可能到丞相府居住,按照祖宗禮法也是也不該如此。
所以只能是蘇年搬到公主府,蘇年喜歡原主,並不在意這些小事兒。
只是兩人成婚當日,蘇年經受不起規則禮儀的折騰,當天就發病死了,太后知道這件事情後,便將此事瞞了下來,還找了另外一人頂替。
找人代替這事兒,太后沒有跟原主商量,那替身也沒有和原主說明,兩人洞房那天打得稀裡糊塗的,雙方都誤會對方要侵犯自己,樑子便算是結下了。
那替身長得實在是太像蘇年了,許是那替身就是仗著這一點,便開始在公主府內作威作福,原主大概是隻能日日忍讓著過活。
當太后知道那替身作踐人的時候,為時已晚,原主早已跟太后隔了心,母子三人也離了心,也是經過葉輕舟的挑撥,所以原主才會那樣對待太后。
以上,便是太后和梁翊覺得對不起原主的地方了。
……
梁翊到底是個少年心性,因著姐姐主動示好便興高采烈,當即就點頭乖巧答應了,並且還立刻說了一件事。
“皇姐,剛才暗衛來報,說貴妃和拓跋昆兩人在椒花園抱了好一會兒,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