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妙這首詩的意思,是說“富貴人家的小姐,不要把菊苗看成蓬蒿(所以蓬蒿是一種野生草,個頭較高,從外形看,與菊苗太大的差別,養尊處優的千金小姐們,是很容易把菊苗當作蓬蒿的。)
重陽佳節,插菊在鬢髮,朵朵爭俏。露水陽光讓菊花更豐潤,香滿池岸綠滿池岸。因此它從來不用,羨慕寄生的瓦松是不是很高。”
這首詩確實是一首非常難得的好詩,不說別的,就是通篇不用一個菊字,但句句寫菊這點,就足夠打敗於雪兒了。更別說這詩中,隱含著的諷刺意味了。
“千金莫把比蓬蒿”,表面上說千金小姐們“菊草不分”。其實這是鄙視有人不識人才。
下一句就更能看出妙妙的用意了,菊苗到了重陽節,就會開出美麗的花朵,這與蓬蒿有了本質的區別。
最後兩句,更是犀利至極。用池岸邊的菊花。與高屋上的瓦松作對比。瓦松在古代是一種,寄生在高大建築物瓦簷處的植物,但“高不及尺,下才如寸”,就是沒有什麼用處。
而菊花雖生長在沼澤低窪之地,卻高潔、清幽,毫不吝惜地把它的芳香獻給人們;而瓦松雖踞高位,實際上“在人無用,在物無成”。誰是瓦松,誰是菊花不是一目瞭然的嗎。
不論人品,於雪兒這才女之名,其實還是有些含金量的。妙妙這麼明顯的隱喻,於雪兒當然聽了出來。
於雪兒再也維持不住,臉上的表情了,她臉色青白交加,難看至極。甚至於雪兒發現,自己被這樣打擊之後,大腦亂的不行,什麼也寫不出來了。
於雪兒的窘迫,大家都看出來了,不過大多數人,沒有心情搭理她,全被妙妙的詩吸引住了。
“好詩!好詩啊!一字未提菊花,卻處處都是菊花。陸大小姐大才啊!“
“是啊,她這可是狠狠的,打了於家兩姐妹的臉。不過她這樣也太過狂妄了些,意思不就是,別人有眼不識泰山嗎。”
“哪裡狂妄了,陸姑娘說的不是事實嗎?而且她有這般才華,狂妄些也是應當的。”
不光女賓那邊議論的熱鬧,大臣也對此詩頗多評價,不過大致都是正面的評價。二皇子也聽到了這首詩,他心中對這首詩,也是深感震撼。
不過二皇子更沒想到,這樣好的詩,居然是妙妙做出來的。妙妙的模樣,和他想像中的。完全不一樣,不過也讓人很難生起惡感。
“陸姑娘大才,我自知不如陸姑娘,不必再比了,我認輸。”
於雪兒此人確實是個狠角色,面臨這樣的窘境,她只是情緒失控了一會兒,就很快想到了破局之法。
既然註定輸給妙妙,不如自己主動承認技不如人,這樣坦坦蕩蕩的,還能給人增加一些好感。
於雪兒這個舉動,確實給她挽回了一些顏面,也讓她的評價好轉了一些。
“這於家大小姐,倒是還不錯,輸了就是輸了,還挺坦坦蕩蕩的。”
“是啊,而且之前出言挑釁的,也不是她,她也是被妹妹連累了。”
聽著這些聲音,看著於雪兒真誠無比的臉,妙妙心中警惕更甚。
這於雪兒,絕對不是善類。而且她這樣能屈能伸,著實不是好對付的。
妙妙心中念頭一轉,也笑了起來:“於大小姐太客氣了,一次比試不算什麼,於大小姐可是,京城有名的才女,我以後還要多向你討教呢。”
於雪兒表情一僵,她覺得妙妙是在嘲諷自己。於雪兒心中暗恨不已,卻笑道:“我那算什麼才女啊,有陸姑娘珠玉在前,才女的稱呼,我可是受之有愧。依我看,陸姑娘才是當之無愧的才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