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事情已經成了定局,李茶茶的爺爺,和奶奶再傷心也沒有辦法,只能眼看著李姨娘離去。
但是李茶茶的爺爺暗下決心,一定要爭口氣,把家裡的事業做大,也好給李姨娘一個依靠。
大戶人家的妾是哪是那麼容易做的,正常的女兒家家嫁人沒有孃家的扶持,日子都不好過。
雖然李茶茶的爺爺,知道自己這種身份,再如何奮鬥。也比不上把妹妹,帶走的人家那樣有勢力。
但他想著,在後宅總是有些銀錢傍身,比較好的。李茶茶的爺爺,開始發奮圖強,他雖然不算特別聰慧,卻也不是特別愚笨之人。
加上他心裡憋著一口氣,非常努力認真。發狠之下,幾年過後,倒也把茶莊發展了起來。
剛賺了一些錢後,李茶茶爺爺就帶著妻子進京去,打聽李姨娘的地方。
雖然不能進去,但是李茶茶的爺爺,還是想辦法拖人進去,給李姨娘帶東西。李家是把自己能拿出來的所有錢,都帶給李姨娘了。
為了和妹妹交流,李茶茶的爺爺還特意讓兒子,也就是李茶茶的父親,去唸了書。
最開始只是因為給妹妹寄信,不太方便,許多話,在幫忙寫信的人,面前不好說。所以想讓兒子學寫字,以後也能幫家裡,給李姨娘寫些私密話。
沒想到兒子倒是個出息的,在科舉方面雖然不算天才,卻也有些建樹。李父18歲考中了童生,25歲就考中了秀才。
這和許多科舉文裡的主角相比,雖然顯得特別年歲大。但實際上,李父這個年紀就能考上秀才的,在真實的古代,確實也算得上是年輕有為了。
雖然從童生到秀才隔了時間不短,但李茶茶的父親是個非常耐得住的人。雖然進步緩慢,但是他也是非常認真的,一步一步努力的。
也正是因為他這樣的努力,和不驕不躁的心性,又過了兩年,李父居然又考中了舉人。這時候,李茶茶的父親是很有自知之明的。他覺得自己在往上面考,估計很難了。
最重要的是,他如今年歲也不小了。所以李父打算放棄,回去拖人找一個縣丞師爺之類的官位。
這種官位也不是那麼好找的,李茶茶的父親,幾經波折還是沒能找到。但他這人心性是真的不錯,他並沒有氣餒焦躁,而是很快換了個思路,轉頭打算在回老家開家書院。
不過書院,還沒建成,景明帝就登基了。李姨娘的女兒也成了太后。這麼多年過去,李姨娘雖然從來沒有見過哥哥,但是這兄妹倆的感情,不僅沒有因為時間的流逝變淡,反而越來越濃厚起來。
除了根深蒂固的血脈親情,這也離不開兩邊的維護,李姨娘在府中經常會幫哥哥,嫂子小侄子們,做一些繡活,也會經常省吃儉用送他們禮物。
而李茶茶的爺爺,這麼多年也是非常難得,從來沒有間斷過貼補李姨娘的行為。更難得的是李奶奶,不僅沒有反對,反而特別支援。
李姨娘從小就和太后講,舅舅舅媽的事,言語間全是他們的好。因為李姨娘的原因,太后從小對這個素未謀面的舅舅家,也是非常親近。
太后和舅舅和舅舅家的表哥,也有寫信聊天,所以可以說,因為李姨娘的關係,太后對李家的感情,其實比她真正孃家的感情都要深。
之前也說了,太后不是那種喜歡給孃家謀利的人,她更在乎兒子。而且太后心裡,也是有一杆秤的。
太后本就有些瞭解李家人的性子,她得勢之後,又特意派人去調查了一番。摸清楚舅舅和表哥的性質之後,太后並沒有直接給他們封爵,也沒有給直接給他們多大的官位。
李茶茶的爺爺,雖然一片赤誠,有一些小聰明,但卻不是能成大事的人。反而李茶茶的父親。雖然不算特別天資聰穎,卻一步一步穩紮穩打,也做出了這麼多成就。
他明顯是心中有成算,胸有溝壑之人。
太后已經起了心思,扶持自己的表哥。但太后並沒有簡單粗暴的,直接給表哥安排官位。她只是把自己和李家的關係透露出去,又告訴李家表哥讓他把書院放下,再去找縣丞的職位
有了太后的扶持,李家表哥很快,就找到了縣丞的位置。李家表哥辦事能力確實還不錯,再加上有太后的幫助。
最重要的是他本身能力也不弱,並且特別踏實。一步一步摸爬滾打,也慢慢爬了上去。
這麼多年過去李家表哥,雖然被那些勳貴家的人,說只是個小官。但實際上李家表哥,如今已經做到了正五品,而且還是實權在手的宗人府副理事。
太后對李家人畢竟是真心親近的,她雖然為了兒子考慮,並沒有大張旗鼓在對他們封賞。但太后卻是一直為李家打算,而且她還要告訴別人,自己是李家的靠山。
景明帝孝順太后,知道太后對李家人的在意。太后為了自己考慮做出的事情,景明帝也都知道,並且心中十分感動。為了太后開心,景明帝經常讓李家人,進宮陪太后。
太后從李茶茶出生不久後,就特別喜歡她。太后是一個非常有分寸的人。她其實特別喜歡小孩子,景明帝的妃嬪們也生了好多皇子皇女。
但是太后知道以自己的身份,和明帝對自己的孝順,自己若是表現出對哪個孩子的偏愛,會影響那些孩子在景明地心中的地位。那些妃子為了爭寵說不定,也會有別的念頭。
太后不願意摻和兒子後宮中的事,所以只能壓抑住自己想抱孫弄兒的想法。這下好不容易有了一個可以親近的孩子,等李茶茶一長成,太后就經常讓嫂子。和李茶茶的妻子帶著李茶茶進宮看自己。
太后甚至經常,讓李茶茶在宮裡小住陪著自己。為了李茶茶,不被那些不長眼的欺負,太后更是直接表現出來對李茶茶的絕對喜歡,
而且雖然景明帝,沒有表現的特別明顯,但他實際上因為親近太后,所以對李家人的感官也不錯,尤其是李家人都老老實實的,從來不惹事。
李父更是完全忠於自己,從不結黨營私。而且他還是個實幹派。旁人不瞭解,但是和蔡明言卻是,最會察言觀色。他能看出景明帝對李家人的信任親近。
蔡明言這個人精,不是損他,人精對他絕對是誇讚。蔡明言這個人,真的太精明瞭。他給兒子找媳婦時,也是各方面衡量了許久。最後才給兒子,選中了李茶茶這個媳婦。
蔡明言選中這個兒媳婦,看似只是隨便一選,實際上裡面的名頭大著呢。